中国道路运输网 >> 综合信息 >> 精英人物 >> 正文
李刚:发挥中心城市运管部门作用 推动现代道路运输发展
来源:道路运输部 2011年11月28日15:48

   道路运输司司长李刚在全国中心城市运管工作第25次研讨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很高兴参加第25次全国中心城市道路运输管理工作研讨会,借这个机会来看望大家,与大家共同交流中心城市道路运输管理问题。首先,我代表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司,对本次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通过中心城市交通改革与发展研讨会这个平台,大家共同研究探讨中心城市道路运输发展的战略问题,分享新经验、新成果,交流新思路、新方法,对凝聚行业智慧,推进行业改革与发展很有意义。当前正值各单位总结今年工作、谋划明年思路的关键时期,各中心城市运管局长齐聚福州,参加这个研讨会,很不容易。希望大家利用好每次研讨会的机会,围绕会议主题,多交流,多研讨,统一思想,理清思路,促进工作。

    下面,我就如何发挥中心城市运管部门在推进现代道路运输业发展中的作用,谈几点意见。

    一、准确把握道路运输业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

    道路运输业是综合运输体系中服务范围最广、承担运量最大、从业人员最多、包容性和衔接性最强的一种运输方式,是市场最为开放、社会参与度最高、利益关系最为复杂的服务型行业,既在保障社会经济运行、应对突发事件中发挥着难以替代的基础性作用,又承担着服务群众基本出行、维护行业安全稳定、促进社会就业等重要社会管理责任。

    今年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道路运输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运输结构不断优化,服务水平稳步提升,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出行作出了积极贡献,在现代道路运输业发展进程中又迈出了坚实一步。主要体现在:

    一是运输保障能力不断提升。行业整体服务水平和社会满意度明显提高。截至2010年底,全国共有营运客车83万辆,货车1050万辆;建成客运站24万个、货运站3317个,基本形成了以区域中心城市为核心、辐射城乡的运输站场体系。2010年,全国完成公路客、货运量分别占综合运输体系的93.4%和75.3%。今年春运、“十一黄金周”运输安全有序,圆满完成了利比亚撤离人员返乡道路运输保障、深圳大运会公路交通和道路运输安全保障的重任,玉树灾后重建千里文明运输保障线活动取得积极进展,截至10月底已运输重建物资238万吨、旅客21万多人次。

    二是公交优先发展战略进一步落实。加强协调,推进《关于实施城市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指导意见》、《城市公共交通条例》的出台。稳步实施“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落实城乡道路客运成品油价格补助,去年下拨道路客运成品油价格补助资金418亿元,今年已预拨资金180亿元。公交领域规章制度和标准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积极研究解决城市交通拥堵治理问题。制定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的意见》。到2010年底,全国共有公共汽电车42.1万辆,轨道交通运营线路53条,总长1471公里,轨道交通运营车辆8285辆;出租汽车122.6 万辆,全国城市年客运总量达1074亿人次。

    三是甩挂运输试点进展顺利。首批26个甩挂运输试点项目全面实施;落实中央预算内补助资金9720万元。选定公示了第一批甩挂运输推荐车型;与公安部、保监会就修改挂车交强险相关法规达成一致意见;甩挂运输相关研究和标准规范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四是行业稳定工作得到加强。城市出租汽车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建设试点工程全面启动,《出租汽车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办法》颁布实施,印发了《关于切实做好维护出租汽车行业稳定工作的紧急通知》,指导各地妥善处理停运事件,出租汽车行业总体保持稳定。妥善解决成品油价格调整诱发的货运市场不稳定问题,代国办起草了《关于进一步促进道路运输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通知》,系统提出了相关政策措施,有望近期出台实施。促进市场诚信建设,印发实施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道路运输市场诚信体系建设的意见》。

    五是安全监管体系不断完善。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道路客运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对卧铺客车安全隐患进行集中治理。深入推进营运车辆动态监管,完善营运车辆动态信息公共平台,从8月1日起对新出厂“两客一危”车辆强制安装使用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重点运输过程监控示范工程全面启动。建立道路货运受理环节安全验视制度,推行道路客运安全告知制度,建立实施道路运输经理人制度。深入开展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源头治理。集中开展城市地铁营运安全大检查,进一步落实了管理职能和监管措施。

    六是节能减排工作推动有力。深入研究新能源公交车辆和出租汽车推广应用。严格执行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管理政策,已公布了17批次22492个达标车型。今年全国新进入运输市场的达标车辆达251.8万辆,通过使用达标车辆节约燃油142.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60.2万吨,行业绿色节能发展取得了显著效果。司机节能驾驶技术得到推广,绿色维修开始起步,控制实载率不到70%的客运班线运力增长取得明显成效,出站实载率已由去年的40%提高到今年的50%以上。

    七是运管队伍建设成效明显。深入开展新时期道路运输业发展大调研成果转化活动,各中心城市交通运输部门积极参与,凝聚了行业共识,形成了共谋道路运输业发展的合力。部连续两年举办道路运输工作厅局长培训班,邀请中心城市交通运输部门负责同志参加。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道路运输管理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着手部署统一基层运管机构办公场所外观形象工作,运管队伍正规化建设稳步推进。目前,全国各省(区、市)都已单设运管局,有11个省份的省级运管机构为副厅级或实行了高配,有50%以上的市级运管机构为县处级。全国运管机构在编人员达17.4万人,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成为道路运输市场管理的主体,在行业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看到我国道路运输业发展仍面临许多问题,发展方式较为粗放、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主要表现为“六个相对滞后、六个亟待提升”:一是思维理念相对滞后,引领发展能力亟待提升;二是法规标准相对滞后,依法履职能力亟待提升;三是线网结构相对滞后,统筹发展能力亟待提升;四是市场管控相对滞后,安全发展能力亟待提升;五是科技应用相对滞后,创新发展能力亟待提升;六是衔接功能相对滞后,协调发展能力亟待提升。当前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加快推进现代道路运输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对道路运输改革发展面临需求与挑战,我们必须要有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

    (一)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迫切要求进一步提高道路运输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近五年全国经济保持了年均超过9%的增速,“十二五”期全国GDP年均增速将达7%。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机动化进程进一步加速,重化工业和内需拉动为主的发展特征,必然导致道路运输需求在“量”和“质”方面同步增加。同时,道路运输覆盖面广,通达度深,机动灵活的特点,决定了运管部门特别是中心城市运管部门在保障重点运输、处置突发事件中的不可替代作用。这就要求道路运输部门必须按照“适度超前”原则,加快提升服务水平,提高应急保障能力,更好地发挥基础支撑作用。

    (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迫切要求进一步加快道路运输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道路运输业在产业结构、组织化程度、供给效率、服务质量等方面存在的诸多矛盾和问题,集中表现为发展方式不适应。必须加大行业结构调整力度,努力提高集约化发展水平,推进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优化市场资源配置,充分体现道路运输的灵活性、机动性和多样性,增强行业发展活力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保障能力。从交通运输系统内部看,经过长时期、大规模、高强度基础设施建设,路网已基本完善,必须适时转方式、调结构,把工作着力点调整到运输服务保障上来,才能有效提高行业服务水平,这也是遵从交通运输发展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

    (三)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迫切要求进一步提高公共出行服务能力和均等化水平。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胡锦涛总书记强调,社会管理要搞好,必须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民生优先、民富为本”已日益成为政府执政的核心目标。道路运输业中的农村客运和城市公交是城乡居民所依赖的基本出行方式,在很多地方甚至是唯一的出行方式,与公共医疗、义务教育等事业一样,是政府应当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随着城市公交事业的发展,城市公交在城市整体功能中的地位、在百姓生活中的作用都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充满期待。我们必须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落实公交优先战略,不断加大投入,加快提升城乡客运普遍服务能力,提高道路运输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促进道路运输基本出行服务的均等化。

    (四)构建综合运输体系,迫切要求进一步发挥道路运输业的比较优势和基础纽带作用。建设现代综合运输体系,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和协调,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的综合运输服务网络,是新时期交通运输发展的显著特征。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道路运输业的服务质量和发展水平仍相对滞后,成为综合运输体系的“短板”。道路运输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具有很强的先导性和基础性,是综合运输体系中发挥有效衔接的主力依托和促进良性互动的骨干力量。道路运输业必须加快综合枢纽和换乘枢纽建设,不断完善网络布局,加强信息资源整合,实现与铁路、水路、民航等交通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充分发挥道路运输的比较优势和基础纽带作用,为构建综合运输体系提供有效支撑。

    二、充分认识中心城市在推进现代道路运输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中心城市作为城市网络的重要纽带和都市经济圈的主要单元,既是连接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县区、城市与乡镇、城市与农村的重要桥梁,也是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由于独有的区位优势,中心城市是经济的增长极、政策的敏感区、信息的聚集点,产生信息多,传播速度快,社会关注度高。长期以来,中心城市运管部门在各地党委、政府和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领导下,锐意改革、积极进取,道路运输发展水平走在了全国前列,为推进我国道路运输业转型升级,发展现代道路运输业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有力支撑。随着大部门体制改革的推进,道路运输管理实现了由城外到进城,以及向“城乡统筹”的转变,城市公交、出租汽车、轨道交通、汽车租赁等新职能的落实,使运管机构的管理职能发生了本质变化。对城乡客运实施一体化管理,使中心城市运管部门在运管事业改革发展中的作用更为突出。道路运输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在中心城市体现得更为紧迫;推进现代道路运输业发展的新任务,在中心城市体现得更为繁重;社会管理的责任,在中心城市体现得更为艰巨。从全国范围看,可以说中心城市运管部门是运输管理政策的主要执行层,在现代道路运输业发展的进程中肩负着更为重要的责任和使命。一起普通道路运输事故或一起不稳定事件,发生在中心城市远比其他地区更容易引起各级领导和社会的关注;中心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人民群众反响远比中小城市强烈;中心城市的地铁和公交安全事故产生的社会影响,又远比普通客货运输事故造成的影响大。同时,中心城市运管部门在现代物流发展、行业信息化建设、履行城市客运管理新职能、人才队伍建设、治理城市拥堵、公交优先发展,安全绿色发展理念等方面,都有中小城市不可比拟的优势。中心城市运输管部门应当充分认识所处的特殊地位,承担起特殊责任,在现代道路运输业发展中发挥好特殊的作用。

    (一)中心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据统计,目前全国36个中心城市的市区面积占全国城市市区面积的8.2%,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4.9%,但完成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总量的34%;中心城市人均GDP达4.71万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57%。中心城市作为我国近现代工业的发祥地,作为区域性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商贸和旅游中心,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悠久的文化传统,雄厚的经济基础,广阔的经济腹地,人才积聚,科技发达,管理先进,对全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中心城市也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和重要窗口,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具有重要地位。2010年,全国中心城市公共汽电车数量达18.9万辆,完成客运量366亿人次,分别占全国总量的45%和55%。中心城市道路运输业的发展能力,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的运行质量和区域社会公众的安全便捷出行;中心城市的运管工作,在全国运管工作和现代道路运输业发展战略全局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中心城市在交通运输发展中处于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交通运输是一个城市的基本功能,对中心城市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中心城市作为区域性的物流、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集散地,产业聚集,经济活跃,多处于公路、铁路、航空三种以上运输方式的交汇点,处于综合运输枢纽的地位。国家高速公路网联通了全国所有的中心城市,在国家规划的179个国家公路运输枢纽中,36个中心城市全部位列其中,沿海和沿长江各大枢纽港也基本上布局在各大中心城市。中心城市的道路运输管理工作,对于道路运输行业改革发展全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心城市运管部门的管理服务理念,体现着我国道路运输业的发展理念;中心城市的道路运输发展状况,体现着全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三)中心城市在发展政策实施中处于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一是体现在引领示范带动方面。中心城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运管机构承担着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道路运输服务的主体责任,既是国家道路运输管理法规、规划、政策、标准的执行者,也是地方道路运输工作的管理者,在发展现代道路运输业过程中是承担政策上传下达、贯彻实施的“主通道”,是辐射周边、统筹区域发展的“主力军”。二是体现在法规政策先行先试方面。中心城市都是具有立法权的城市,道路运输立法进程一直处于全国同行业前列,具有较好的法制基础,是完善我国道路运输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的重要依托力量。三是体现在管理经验积累方面。中心城市是我国道路运输管理工作的主战场,道路运输工作门类较为齐全。我国道路运输管理涉及的所有职能,包括大部制改革后的新增职能,如物流发展、城市公交、出租汽车、轨道交通等,都是中心城市先发展,相比较而言,管理理念先进,管理经验丰富,行政法规建设比较规范,依法管理水平较高,为中小城市实施行业管理提供了有益借鉴。四是体现在体制机制顺畅方面。中心城市具有发展现代道路运输业的体制优势。截至2010年底,全国36个中心城市中,除极个别城市以外,均已将城市客运管理职能划归交通运输部门管理,并得到有效落实。顺畅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为发展现代道路运输业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积极有为推进中心城市现代道路运输业发展

    新的历史时期,中心城市运管部门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立足理念、政策、体制、机制和技术的全面创新,促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努力构建高效便捷、安全可靠、绿色环保、规范诚信的道路运输服务体系,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中有更大、更积极的作为。

    (一)要在转变道路运输业发展方式中有更大作为。

    中心城市运管部门要积极适应国家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总体部署,加快转变自身发展方式,不断提高道路运输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当前,要重点抓好“五个转变”:一是发展理念上,要从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向注重运输服务保障转变,顺应行业发展规律,弥补综合运输体系中道路运输业这块“短板”。二是发展方式上,要从注重数量增长向注重质量提升转变,既要保持道路运输生产能力的持续加快增长,满足“量”的基本需求,更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满足个性化、多样化特别是高品质运输服务的需求。三是发展手段上,要从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依靠技术进步的全面创新转变,广泛运用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全面提升行业运行效率和发展质量。四是发展视野上,要从注重自我发展向注重自身与综合运输体系协调发展转变,立足比较优势,促进差异化发展,强化与其他方式的融合与衔接,服务综合运输服务体系构建。五是发展重点上,要从注重城际运输向注重城乡、区域运输统筹协调发展转变,加强规划和协调,推进城乡和区域道路运输一体化发展。

    (二)要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有更大作为。

    发展城市公交和农村客运,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是城市政府的重要职责,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具体行动。在这方面,中心城市责任更大,任务更重。一是切实推动城市公交优先发展。要以贯彻落实城市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为核心,完善政策措施,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加快建立以《城市公共交通条例》为龙头,以配套规章为基础,以地方性法规、规章为补充的法规体系,为城市公交发展提供法制保障。二是加大城市公交投入力度。推动建立以城市人民政府财政投入为主、中央和省级财政支持引导的保障制度,加大对城市公共交通的政策扶持。中心城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积极争取城市政府的支持,将城市公共交通投入作为改善民生工程支出,纳入公共财政支出范围,保障稳定的资金投入。要完善城市公共交通补贴补偿制度,科学界定政府补贴补偿范围,形成有效的成本约束机制。建立科学的定价调价机制,制定群众可接受、企业可发展、财政可负担的公共交通价格,确保可持续发展,并考虑车辆档次、服务质量、乘车距离等因素,建立多层次、差别化的票价体系,不断提高公交的吸引力。三是稳步实施“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十二五”期,部将选择30个城市开展公交都市示范工作,通过充分试点示范,发挥城市人民政府的主导作用,推动建立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促进城市发展与城市交通的良性互动,研究和探索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建设低碳行业的经验、政策措施和标准规范,为全国其他城市交通发展创造和积累经验。这30个试点城市,基本都要落在中心城市。四是加快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进一步理顺和建立“一城一交”的综合交通管理体制,统筹规划城乡公共交通运输网络和场站设施建设,加快完善由城际快速客运、城市公交、农村客运和旅游客运等组成的多层次客运服务体系,推进城市公交和班线客运服务的衔接融合,加快城市郊区和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让更多群众享有普惠性的公共交通服务。

    (三)要在行业安全绿色发展中有更大作为。

    中心城市运输门类齐全,既有丰富的安全运营管理经验,也承担着更为重要的安全管理责任。要坚持“安全发展、绿色发展”理念,加快建立源头管理、动态监管和应急处置相结合的道路运输安全防控体系,促进行业节能减排,服务“两型”社会的构建。一是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快建立完善道路运输从业资格制度和企业安全生产评估制度,促进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实现生产运营与安全监督的“无缝连接”。二是强化安全动态监管。加快完善营运车辆动态监控制度,严格“两客一危”车辆安全技术标准,加大对违规经营行为的处罚力度,对不按规定使用动态监控装备甚至故意关闭、损坏监控装备的企业和驾驶员,要严管重罚。三是加强重点环节管控。加大专项整治,集中排查整治客运车辆、客运站和运输企业存在的隐患和薄弱环节,严厉打击营运驾驶员的违法违规行为,从根本上减少重特大事故发生。四是加强公交和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监管。认真履行职责,加快完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营运的衔接机制,建立健全城市轨道运营安全管理体系,制订完善城市公交安全运营监管制度规范,督促公交、地铁运营企业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提高预知、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在这方面,需要中心城市积极探索,为全行业提供经验借鉴。五是着力推进行业绿色发展。道路运输石油消耗量占各种运输方式总和的50%以上,是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中心城市道路运输体量大,在行业绿色发展方面示范作用突出,工作任务也更加艰巨。要强化制度建设和政策引导,加强车辆燃料消耗和排放的技术管理,积极推广应用先进成熟的节油型车辆,鼓励有利于节能减排的新设备、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同时,大力优化运输生产组织管理,全面推动甩挂运输、网络化运输等高效运输组织模式的发展,提高行业绿色发展水平,为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行业作出不懈努力。

    (四)要在维护行业健康稳定发展中有更大作为。

    当前,道路运输领域人民内部矛盾多样多发,群众的利益诉求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历史遗留问题与现实问题相互交织,合理诉求与不合法表达方式同时并存,出租车、客运、货运经营者罢运等稳定性事件时有发生。从以往发生的不稳定事件看,发生在中心城市的居多,并且处置难度大,造成的社会影响也大。中央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心城市运管部门要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统揽道路运输行业稳定工作,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落实接访、下访等制度,引导群众理性合法表达利益诉求。对群众诉求要迅速反应和处理,避免因反应不及时、不敏感导致的被动局面。要加强出租汽车行业、客运线路审批、公交企业运营、货运业等重点领域的矛盾预防处置和纠纷化解工作,增强维护稳定的前瞻性、主动性和有效性。

    出租汽车是中心城市行业稳定的重中之重,要给予足够重视。今年二季度末以来,有多个城市出租汽车行业出现了不稳定问题,北京等城市“打的难”现象也引起了全社会广泛关注。维护出租汽车行业稳定,也有转变观念、理清思路的问题。一是进一步明确出租汽车的行业定位。前几年出租汽车规范发展的重点放在维稳上,放在经营权上,这是一个核心问题,但不是唯一的问题。出租汽车不应是作为群众日常普遍出行的工具,这是世界的通行做法。要提高车辆档次、服务水平、收费标准、驾驶员收入和从业人员准入门槛,把出租汽车建设成整体形象好、从业人员素质高、提供高端服务行业。二是保证驾驶员的休息时间。目前中心城市出租汽车驾驶员每天劳动时间多在12小时以上,管理部门和出租汽车公司要采取有效措施,强制司机停车休息,不能让驾驶员总处在疲劳驾驶的状态。各地可参照车辆尾号限行的做法,按尾号限行让驾驶员每周休息两天,使驾驶不产生职业疲劳感和厌恶感,从而保持从业队伍和行业稳定。三是积极推行驾驶员队伍职业化。不能让不符合条件的人轻易取得从业资格,提高从业资格的“含金量”,引导司机把开出租汽车作为终身职业。四是适当提高出租汽车的价格。进行市场需求管理, 通过调高价格,限制一般打车需求,同时积极推行电召服务,调剂一部分运力去应召。五是有效提高出租汽车驾驶员收入。现在出租汽车罢运停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驾驶员收入太低,驾驶员收入不能反映他们的劳动价值,积累下来必然引发不稳定事件。明年,部将与全国总工会在出租汽车行业开展创建和谐劳动关系活动,核心的问题也是稳步提高驾驶员收入,这是促进出租汽车行业稳定的治本措施。

    (五)要在强化行业经济运行分析掌控中有更大作为。

    中心城市道路运输市场运行情况,是全国道路运输行业运行的“晴雨表”。目前,经济运行分析是行业一个薄弱环节,企业大量的数据出不来,行业的情况不掌握,管理部门更难以取得支持决策的相关数据。中心城市道路运输行业门类齐全,专业人才多,具备经济运行分析的基础条件。中心城市运管部门要切实转变管理方式和理念,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强化道路运输经济运行分析,及时准确掌握行业经济运行情况,为行业发展提供信息和数据支持。要结合信息系统建设,借助市场监测、数据采集、信息统计、趋势预测、研究分析等手段,及时获取全面准确的行业经济运行市场信息,包括旅客流量流向、货种货类等信息,积极探索建立道路运输经济运行监督指标体系,研究建立道路运输业经济运行网络监测平台,实施市场动态信息收集发布制度。要安排专门人员和力量,从事经济运行分析监测工作,定期向部报送监测报告,为部制定管理政策提供基础支撑。

    (六)要在运管理队伍正规化建设中有更大作为。

    道路运输管理队伍是道路运输市场管理的主体。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交通运输大部门体制改革、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的深入实施,对道路运输管理队伍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今年8月底,部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印发实施了《关于加强道路运输管理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对运管机构和运管队伍机构设置、进人机制、教育培训等相关问题作了明确。希望中心城市运管部门认真落实《指导意见》提出的要求,特别是统一基层运管机构办公设施外观形象、运管机构进人实行“凡进必考”两项工作,中心城市运管部门要先行先试,为全国运管机构推进相关工作趟出路子。要加快转变工作职能,创新管理方式,优化队伍结构,建立职能明确、运转高效、统一规范、监管有力的道路运输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道路运输管理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全面提升道路运输管理队伍的依法行政能力、市场监管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实现队伍建设与道路运输业改革发展相适应、相协调,为发展现代道路运输业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和人力支撑。

    同志们,我国道路运输业发展已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现代道路运输业发展,是各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希望中心城市运管部门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坚定不移抓转变,齐心协力调结构,脚踏实地促升级,为全国道路运输行业提供示范,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安全满意出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值班编辑:郭艳超)
最新通讯员新闻
信息检索
关键字
类  型
新闻阅读排行
本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更多>>运输刊物订阅
更多>>精品车辆
新闻回顾
更多>>专题新闻
更多>>通讯员列表
更多>>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