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运输网 >> 运输管理 >> 运输研究 >> 正文
湖北利川市“路站运”一体化建设纪实
来源:中国道路运输网通讯员 吴向海 周敏 2009年9月3日16:14

    平坦的水泥路在利中盆地延伸,专线车在乡间道路畅通无阻。

    近年来,利川市在推进“路站运”一体化建设中,着力打造“齐(跃桥)马(坪)”文明示范线,修建候车亭、招呼站,农村客运专线车开到农民家门口。一栋栋楼房沿公路兴建,“路站运”一体化让农民踏上了致富快车道。

(一)

    从汪营镇齐跃桥至南坪乡马坪,沿途31个行政村有近5万农民。

    前些年,出村的机耕路泥泞不堪,村民出行只有靠“麻木”或农用车,进一趟城要耗费不少时间。

    “2005年,我把两只火腿弄到城里卖,坐‘长安’车、租‘摩的’,转乘了几次车,花了50元车费不说,一天还是‘两头黑’,真是‘瘦肉盘成了豆腐钱’!”齐跃桥村李宣寿对当时的交通状况记忆犹新,他说,“路烂了,没几个车愿跑,何况又不是客车,坐起很不安全。”

    近年来,利川市在建设农村公路时明确责任主体,把“政府办交通”的职责落到实处。由于主体责任明确,乡、村两级和群众积极性高涨,采用“一事一议”的政策,加大投资投劳力度,形成了“全社会办交通”的热潮,农村道路状况迅速改善,路网建设不断提速。借“通畅工程”的东风,“齐马线”修通了水泥路,平坦的水泥路成了村民的致富路,这为发展农村客运奠定了基础。

    道路畅通了,经济活跃了。如今,在“齐马线”两侧,一栋栋楼房拔地而起,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二)

    根据公路网络状况,利川市运管所结合地理环境和农民乘车习惯,把客运线路编制成公交化线路。按照“公路修到哪里,站点就建到哪里”的思路,精心选址,合理利用农村闲置土地,在“齐马线”上修建了候车亭和招呼站。

    如今,一部分候车亭还产生了商业价值,笔者在“齐马线”看到,许多候车亭已开起商店。“候车亭所处的位置人口集中,等车的人也多,真是做生意的好地方,给我带来了不错的经济效益。”小柏杨候车亭店主告诉笔者。在候车亭商店里,摆满了日常生活用品,为周围农民和行人购物提供了方便。

    市运管所负责人告诉笔者,运管所对候车亭实行“谁出地谁经管”的原则,让“亭有其主”,指定专人进行管理,管理者可以无偿利用,让候车亭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

    醒目的招呼站,好像城里的公交站牌,不但给群众乘车指定了位置,还成了沿途的路标,形成了一道靓丽风景。

(三)

    公路和站点的建设,为发展农村客运提供了条件。如何让乡村客运实现“路站运”一体化?利川市运管部门深入调查,结合实际,抓住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时机,推行“法人准入、公司化经营”模式。

    按照“车头向下、村口始发、程序简化、通村达户、平安到家”的服务理念,利川市在“齐马线”上发展了万里、时代两家客运公司,对客运车辆实行统一车型、循环发班、定时定点、统一票价、统一结算的管理方式,形成了安全、及时、经济、快捷、便民的“农村公交”模式,解决了汪营镇、南坪乡31个行政村近5万群众的出行困难。“现在村里的班车像城里的公交一样,非常方便。每逢赶集我就把蔬菜弄到城里去卖,顺便带回日常生活用品。”马坪五谷村农民黄冬桃如是说。

    “齐马线”作为全市“路站运”一体化建设的文明示范线,在抓好硬件建设的同时,还注重服务质量等软件建设。市运管所专门组织对客运公司管理人员、驾驶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安全生产、规范经营。

    科学的“路站运”一体化建设,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方便了群众出行和干部进村入户指导生产;活跃了农村贸易,培养了新的经济增长点;遏制了非法营运行为,净化了客运市场环境。

    目前,利川市已建成66个农村客运候车亭、200个农村客运招呼站,开通农村客运线路49条,通车行政村达469个。

(值班编辑:兰霞)
最新通讯员新闻
信息检索
关键字
类  型
新闻阅读排行
本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更多>>运输刊物订阅
更多>>精品车辆
新闻回顾
更多>>专题新闻
更多>>通讯员列表
更多>>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