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运输网 >> 专题 >> 2012中国道路春运摄影与征文大赛 >> 正文
我的年与春运有关
来源:中国道路运输网在线通讯员 黄山长运黟县有限公司 李艳春 2012年2月23日11:8

    我是河南人,1985年参加工作,1994年7月跨省调入黄山市黟县长运公司,至今在这里生活已经18个年头了。                    

    从结婚那年起,所过的每个年都与春运密切相关,因为我们夫妻都是道路客运的从业人员。

    河南与安徽,看似相临的二个省,但我和他的家却分别在二个省的二头,我在豫北,他在皖南,相隔一千多公里。他是家里最有孝心的长子,不管是当兵还是工作,无论有再大的困难,每年春节都要想办法和家人团聚。

    刚结婚那几年,我们在河南生活,那时候我们还没有进入交通这一行,过了小年我们就提前回黄山他的老家过年了,二个大人带一个小孩子和若干个大包小包,先坐汽车再坐火车,一路上从三门峡西到南京再到黄山要倒腾转车好几回,到家好不容易歇过劲儿,又该返回单位上班了,又是一千多公里的挤和累,现在回想起来,谁能相信车厢里一个平米见方的厕所居然能站下十几个男男女女,谁能相信一个弱小的女人也能穿着一层又一层的衣服抱着一岁多一点的孩子从车窗连爬带滚挤上火车,谁能相信为了给我们母子争取到餐厅里一个可以从晚上9点坐到零晨6点的座位,几尺高的男了汉在乘警面前是何等的“低三下四”......真的无法想象,当年那无比的寒冷和艰辛是怎么挺过来的。

    正因为自己亲历过,所以才更能深切地理解那些出门在外的旅客的难处,尤其在春运这节骨眼上,那怕是一杯再平常不过的热水,对于需要的人来说都是雪中送碳的宝贝。

    94年调到黄山后,正式进入道路客运行业,因为娘家有嫁出去的女儿初一不和娘家人见面的风俗,索性也就不赶着过年回家了,自己不再挤车了,但为春运挤车回家的人群服务这份工作却延续到现在,一干就是18年,这不长也不短的18年,一样的辛苦,二样的感受。

    第一次参加春运是95年,当时我在修理厂担任材料会计兼发料员,春运中后勤保障的重要性和责任意识也是那时候感知到的,白天和另外一位同事全天候值班,晚上修车需要材料的时候,不管再迟也是随叫随到,从没耽误过事,因为知道第二天的车票早就卖出去了,要是车子修不好该会是多大的麻烦;98年春运时就开始从事行政管理,主要负责春运的宣传报道和后勤服务,在客流高峰的时候到站场协助工作,其实客流不多的时候因宣传需要,我也常常到一线去,和最基层的同事在一起,有意地去发现她们身上连他们自己都不觉得的闪光点,所以每年春运的不同变化和主要亮点包括旅客和领导都有哪些不满意的地方,心里基本上都有一本帐。多年来,我身边为春运服务的同事,从领导到普通站务员已经换了一茬又一茬,但他们为春运和客运事业所付出的辛苦和努力,都时不时的会像放电影一样在我的眼前一幕幕展现。

    记得08年春节期间,南方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暴雪,多条道路严重积雪,无法通行,为了让在外面打工费尽千辛万苦才赶到我们县汽车站的兄弟姐妹们能早日回到家里过年,我们在政府的统一指挥下,全员出动,上路除雪,今天好不容易清完了,晚上又来一场雪,就这么的,我和同事们上上下下抗了半个多月的雪,能用机器的路段用机器,不能用机器除的,我们就用铁锹和扫帚,硬是用双手从县城到各乡镇铲出了一条条车行道,那一年春运,几乎所有的同事手上都有冻伤,有的女同志脸也冻伤了,许多站务员为了安抚那些急燥的滞留旅客,嗓子都讲的哑了好几次,每一趟进山送人的客车都有公安交警和运管部门的探路车前护后送,通行不畅的路段,我们工作人员和旅客手拉着手,互相搀扶着,一起步行前进,那一刻,宁静中的白雪似乎都变得温暖了许多,不再那么寒冷了,当我们的驾驶员安全返回车站时,迎接他们的不仅有同事和家人,还有天上无数闪亮的星星。那一年我们获得了县政府授予的“抗雪救灾”先进集体光称号。

    说是春运40天,其实每一位道路客运的从业人员都知道,前前后后差不多要忙50多天才算完,节前是从运力到计划到服务措施,考虑不完的细节,而且还得要常变常新,等到一线的旅客高峰运输进入尾声,又是没完没了的对比总结,从报表数字到总结报告,一级级都上报总结完了,才算真正归于平静,对于我们这些人的工作日历来说,最少有二个月历是属于春运的,这段可能只有中国客运人才有的特殊工作时期,从开始到现在也包括未来,都将始终伴随着紧张、寒冷、拥挤、繁忙、多变,还有坚守岗位,不放假,不能像别人那样与自已的家人团聚。

    一年又一年,酸甜苦辣就这么过来了,相信每一位客运人都是和我一们的情怀,那就是无怨无悔。

    怀念每一个不重样的春运,怀念那曾经艰辛的、但也是最甜蜜的、最难以磨灭的、过年的记忆。

(值班编辑:郭艳超)
最新通讯员新闻
信息检索
关键字
类  型
新闻阅读排行
本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更多>>运输刊物订阅
更多>>精品车辆
新闻回顾
更多>>专题新闻
更多>>通讯员列表
更多>>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