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运输网 >> 专题 >> 2012中国道路春运摄影与征文大赛 >> 正文
另眼看春运
来源:中国道路运输网在线通讯员 山东蒙阴交通运输局 赵波 2012年2月22日16:47

     一年一度的春运已经拉开帷幕,从1月8日开始至26日结束,持续40天。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铁男曾表示,初步预测2012年春运期间客流量将达到31.58亿人次,同比增长9.1%,超过了运能的支撑。

    有人说:“年年讨论买票难,年年买票难,为何?论标不论本。几亿人像候鸟般在城市和乡村间定期流动,这是很不正常的。若将农民工回家变为家属子女进城,农民家庭生活正常化,春运也不会有这么大压力。”这句活是很有道理的。现在春节期间像候鸟一样迁徙的人,大多是只在春运期间有假期或有工作间隙的人,他们春节回家之路除了传统因素和法定假期外,很大程度上是迫不得已,而如果改变流动规则,让他们能在工作和创业地生活,那依附于他们的家庭,其中很多是不需要固定休息日的较自由人员,应该不会都挤到春运才和自己想念的人团聚吧?春运也就有了根子上的解决之道了。这就需要取消户籍制度,降低房价,增加城镇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供应,对农民开放城镇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让真正的以自己的体力和智慧创造财富的劳动者,能够在城市安定的生活。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同时也是社会发展与运行的正确之路。

    今年春运的一大亮点是增加了网络订票这一环,虽然火车票订票网站常常无法登陆、由于操作不熟练付钱后没有定上票、部分人群不知如何操作等问题频出,但从改革的角度来讲,网络订票的目的是应该肯定的,因为起码不会比往年更坏了。但是要说的是,我们在推出这项制度时,能不能设计的再巧妙些、考虑的在周全些,能不能在春节来临前进行较大规模的运行测试再推广,能不能杜绝网络订票选择上的垄断,等等。

    再来说说 今年的铁路运输。火车票采用实名制和网络售票,使春运买票压力有所缓解,但火车票“一票难求”等问题依然严重。一是网络购票系统不完善,即便实施错时网上售票,仍造成大量旅客集中在网上购票,导致某些时段系统瘫痪,“身份信息被抢注”、“吞钱不吐票”等问题使购票者陷入焦虑。二是电话订票技术不成熟,成功取票率较低。由于电话订票有严格的取票时间限制,很多通过电话预定车票的旅客因未能及时取票而失去返乡的机会,并且由于电话订票不需要提前支付票款,一些急于出行的旅客为保险起见重复订票是造成订多取少的原因。三是实名购票服务不完备,旅客购票、进站效率较低。四是旅客面对新制度的适应能力参差不齐。民工是春运的主要人群,面对刚刚推行的网络售票和电话订票业务,很多民工突出反映的问题就是不会上网,电话又打不通,售票窗口放票时间晚于网络和电话订票两天的劣势,使众多民工束手无策。建议:我市铁路部门应加强工作创新,完善网络、电话订票系统。正确及时引导旅客学会、熟悉网络购票,提高旅客实名制购票、检票的自觉性。应适当多留一部分火车票到售票窗口有效缓解对网络不熟悉的民工群体的购票成功率。

    因此,我建议:

    1、火车站售票口和代售点应与公安机关联网,可直接查询身份信息验证,对于没有身份证的儿童,可以通过户口本购买实名制车票,对于没有更换二代身份证和身份证丢失及户口本没有在身边的市民,可以到火车站临时制证口通过查询身份信息办理临时身份证购票;

    2、网络购票应积极采取措施,不断优化相关程序,完善设备设施,延长网络购票的支付时限,避免出现因超时造成票没订上,钱被扣了的现象;

    3、对电话订票系统程序进行调试,使电话订票功能更加全面,流程更加简便,接通更畅通;

    4、在火车站和代售点设置自动取票机,网络购票和电话订票成功的市民可直接通过自动取票机刷二代身份证取票,免去在窗口排队取票的烦恼;

    5、对于不会操作新的购票方式的农民工群体,火车站售票窗口应预留出一部分车票,以满足农民工群体的购票需求;

    6、可在购票时通过火车站售票窗口、代售点、网络购票及电话订票登记身份证号码,以效仿刷银行卡的方式,在车站办理进、出站检票手续时直接凭购票时使用的二代身份证原件,不用再换取纸质车票,进一步为市民提供方便。

(值班编辑:郭艳超)
最新通讯员新闻
信息检索
关键字
类  型
新闻阅读排行
本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更多>>运输刊物订阅
更多>>精品车辆
新闻回顾
更多>>专题新闻
更多>>通讯员列表
更多>>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