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汽车上常用的发动机冷却液(也称防冻液)为乙二醇-水基型,它由乙二醇、添加剂和适量的软水组合而成。冷却液应具有防冻、防腐蚀、防沸腾和防水垢等性能,具体表现在:
防冻作用:降低冷却液的冻结温度,适应使用的环境温度。
防腐蚀作用:对金属和橡胶制品的腐蚀要小。冷却液都具有一定的碱性储备值,PH值为7.5~11.0之间。金属在酸性溶液中受腐蚀损坏较快,冷却液在高温和不断的搅动下会加速氧化,生成酸性物质。为了抵销酸性的副作用,防止这种腐蚀的发生,冷却液中的添加剂都是碱性物质,以保证冷却液的PH值保持在7.5~11.0之间。
防止沸腾作用:传热效果好,循环冷却液能在较高温度下不沸腾开锅(高于100℃),以保证发动机正常运转。
防水垢作用:防止水垢形成,有利于冷却系统正常导热;防止过热,有利于发动机正常工作,延长使用寿命。
我国目前的冷却液按冰点分为-25、-30、-35、-40、-45和-50度等6个等级。根据车辆运行地区的环境温度情况而选择相应等级的冷却液。
使用冷却液时要注意:
(1)冷却液有一定的毒性,对人体的皮肤和内脏有刺激作用,使用中严禁用嘴吮吸,手接触后要及时清洗,溅入眼内要及时用清水冲洗处理。
(2)由水换成冷却液时,要彻底清洗冷却系统。不同厂家的冷却液不要混用。稀释浓缩液要用蒸馏水或离子水;浓缩液稀释时要控制乙二醇的浓度(体积比)的下限值,按厂家说明要求稀释。
(3)加强对发动机冷却系统密封性的检查,避免冷却液渗漏和损坏电器。
(4)过了冬季,不要将冷却液换成普通水,这样既浪费冷却液,又不利于保护发动机。使用水冷却容易产生水垢和锈蚀,反而加速冷却系统的损坏。
(5)冷却液的使用一般2~4年或运行客车30万~40万Km更换一次。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冷却液碱性储备值PH值下降,酸性物质会逐渐腐蚀金属和橡胶部件。过渡使用冷却液经常会损坏水泵叶轮和水封圈,严重的导致发动机损坏。可用PH试纸测定冷却液的酸碱性,当PH值低于7.0后的冷却液要及时更换。失效的冷却液不要随意抛洒,防止污染水源。
3-7·汽车运输企业如何做好节能减排 3-7·客车油路空气快速排除小窍门 3-7·欧III排放柴油机的正确使用与节能减排 3-7·客车发动机温度过高及水箱口溢水故障排除方法两例 3-7·浅谈客运企业该如何选购客车 3-7·浅谈道路运输企业的车辆技术管理 3-7·浅谈如何加强机务管理 确保车况完好 1-12·[北京]两成汽车玻璃安装不合格 汽车玻璃引发安全关注(图文) 9-18·[浙江]客车超载可能引发哪些危险 5-10·浅谈公路养护机务管理 11-7·关于JT325-2002标准一些条款的具体规定 11-7·关于JT325-2002标准内容及申报评级程序的解释 11-7·大型(卧铺)客车等级评定表 11-6·大型(座式)客车等级评定表 11-6·客车(卧铺)主要技术性能与设施条件调查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