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动农村客运市场协调健康发展
来源:新沂市交通运输管理所 朱克林 2011年11月21日16:7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不断繁荣发展,农村客运市场日益壮大,人民群众对改善出行条件的迫切要求和提高服务质量的热切期盼越来越高。如何推动农村客运市场协调健康发展呢?新沂市交通运输局在全面推动农村客运市场协调健康发展工作中取得成效显著。人民群众出行条件日益改善;城乡客运市场管理科学规范;运输保障安全、舒适、便捷;城乡客运市场稳步健康发展。

    近几年来,新沂市交通运输局以加快推进城乡客运统筹发展为根本,以提高群众出行条件为己任,坚持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积极破除城乡客运二元体制制约,突出“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发展思路,不断提高城乡客运道路运输保障能力。目前,全市城乡客运已开通城乡公交班线25条,共有公交班车217辆,其中城市公交148辆,城乡公交69辆,全市16个镇、254个行政村全部开通客运班线,城乡客运通达率100%。实现全市城乡客运无缝衔接全覆盖。

    一、整合客运资源,扎实推进城乡公交制度改革

    推进农村客运协调发展不仅是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理顺城乡客运管理体制、规范城乡客运市场秩序、建立公平的客运竞争环境、保障城乡客运健康可持续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要的必然选择。但是,农村客运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协调发展,稳步推进。在这方面,新沂市交通运输局早在2002年就探索出了一条城乡客运协调健康发展的成功之路,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002年,由于当时新沂农村客运市场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参与农村客运经营的车辆多、车型杂、车况差、档次低、服务质量差、安全隐患大,经营者之间恶意竞争,争客源、抢线路、欺客、宰客等违法违规经营现象屡禁不止,严重影响农村客运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新沂市委、市政府协同交通局审时度势,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大胆改革创新,经过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基本形成了一种成熟的、适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农村客运经营模式。彻底打破城乡客运“二元”化体制,分
三步走实现城乡客运改革:

     第一步,从2002年起,首先对全市农村客运车辆实行公司化改造。02年1月,由交通局直属管理的“新沂公交公司”以收购的形式,实现了原棋盘、城岗线30台个体经营农村班车的公司化改造,变个体经营为公司化公营。

    第二步,从02年到06年,结合全市农村公路建设、农村客运站建设及新农村建设,统筹规划,开通了254个行政村的城乡客运班车。同时,于06年在新沂市委、市政府的主导与政策扶持下,我们开通了101路、102路、103路贯穿城区、市内环城公交线路,不仅填补了新沂无城市公交的空白,而且还实现了城市公交与农村公交的无缝对接,方便了群众出行。

    第三步,集约化经营。到了06年,公司化经营与城乡公交网已基本建立,走集约化、规模化成了我市道路客运发展的必由之路。为了充分优化整合客运资源,打造“一县、一网、一公司”的运营模式,06年11月份,我们将大鹏、宏宇、金杭三个小公司整合到“新沂公交公司”统一管理。四家公司的融合,使新沂公交资源更为集中,企业经营规模效应更为明显。公交线网集中管理,有利于线网的总体调整和优化,企业间非良性竞争得到效好解决,有效平衡城区与农村线网分布,为建立多层次公交网络服务体系奠定了基础。城乡客运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实现了公司集约化经营。

    另外,在做好城乡客运改造工作的同时,为给市民提供更“安全、便捷、优质”的乘车环境,不断提高城市形象与品位,我们对老旧的城乡客运车辆逐步进行更新换代。到目前为止,我市25条城乡公交线路营运的客运车辆,全部更新为中高档宇通和江淮豪华型公交车。

    如今,走在新沂的乡村公路上,不时可以看到一辆辆车身标识“新沂公交”字样的城乡公交车,在绿树掩映的村镇之间忙碌地穿梭着,就像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给寂静的乡村带来了盎然生机和活力。

    二、科学统筹,均衡协调推进城乡客运健康发展

    在促进农村客运市场发展工作中,我们坚持科学统筹、合理布局、方便群众、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的原则,把农村公路建设、农村客运站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统一规划,同步实施,保证路通、车通;在审批线路时,我们进行实地考查,统筹规划,避免盲目扩张运力。对农村的支线、冷线,上报市政府争取给予优惠政策或财政补贴,提高道路运输经营者参与农村客运的积极性,保证开得通、留得住、有效益。

    同时,在车辆选型上坚持实用、方便、经济、安全的原则,尽量选择适合在农村公路上行驶,且价格低、节能环保、效率高的车型,将车况老旧、能耗高、安全性能差的车辆退出客运市场。在审批客运线路时,本着开得通、留得住、有效益的原则,一方面通过延伸线路、冷热结合、捆绑经营的办法,合理布局班线。另一方面对农村道路通行条件差、客源分散、经济效益低的线路,加大扶持力度,确保农民群众走得了、走得好、走得安全。

    三、开拓创新,规范城乡客运运营管理机制

    积极探索农村客运经营新模式,走适合当地实际的公司化管理、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之路,打破城乡客运“二元”化体制,走“一县、一网、一公司”的运营模式。2006年,新沂将城乡客运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实行公司化、集约化经营。对开通的城乡客运线路,我市专门制定了《城乡客运服务标准》,“十统一”:即统一车型、统一颜色、统一标识、统一进站、统一调度、统一排班、统一价格标准、统一结算、统一服务标准。在车身上统一“新沂公交”标识和宣传标语,以公司公营模式运营,全天候实施GPS监控,确保了每日1400个班次准点运行。方便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

    四、严格规范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城乡公交服务水平

    一是强化监督管理。为加强对城乡客运车辆规范管理,我们采取对超速、拖班、压点车辆,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对甩客、欺客、服务态度和超载等问题实行乘客投诉制度,有效解决了旅客反映的乘车问题,进一步规范了客运市场管理,使“新沂公交”的信誉和形象得到明显提升。

    二是提高城乡客运服务水平。我们大力倡导“争先创优”活动,积极开展“工人先锋号”、“文明公交车”和“雷锋车”等创建活动,对城乡公交人员实行挂钩考核激励制度,激发了从业人员的争先创优意识和文明服务热情,让“新沂公交”真正成为全市行业文明建设的品牌。

    五、强化日常监督,加强专项整治

    针对农村客运点多、线长、面广,在监督管理上存在很大难度,我们一方面采取坚持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引导从业人员树立 “安全第一、信誉第一、质量第一、文明服务”的经营理念。另一方面采取多种措施打击农村客运班线从事非法营运机动三轮车、摩托车、微型小客车,并加大对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的处罚力度,净化客运市场秩序,维护合法经营者权益,不断优化农村客运市场环境。

    六、建立完善客运企业绩效考核制度

    为推进城乡客运统筹发展,新沂市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充分发挥行业管理职能作用,加强了对客运市场的监管,维护正常的客运市场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一整套完善的客运企业绩效考核制度,定期对客运企业安全生产进行绩效评估,并据此对客运企业实施奖励、处罚和问责,以保证客运企业不断进行运力结构调整和产业技术升级,积极地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服务。

    七、建立健全燃油补贴联动措施

    根据每年上级燃油补贴发放指示精神,我们加强油补资金申报、审核和发放工作。按照实事求是、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统一部署,精心组织,认真做好城乡公交车燃油消耗数统计和数据录入资金发放工作,按照上级燃油补贴的要求和标准,会同财政局将燃油补贴进行逐车发放到位。燃油补贴联动的实施,有效地缓解了油价上涨给客运企业和车主们带来的经济负担,对城乡客运市场的健康发展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八、积极完善城乡客运基础建设

    2003年以来,我市在上级交通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大力实施农村公路建设,完善农村路网。截止目前,改建新建6个农村客运站,设置市区26个候车亭和254个农村公交招呼站,已完成农村公路建设1100公里,改建危桥69座,累计投入8亿元,为城乡客运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九、完善扶持保障措施

    从2006年开始,我们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坚持“突出政府主导“扶持保障机制,作为城乡客运发展的资金支撑。每年本级政府财政补贴380万元,客运企业自筹资金200万元,合力完成“把路铺到村头,把车开到门口”,促进城乡客运市场又好又快的发展。

    推进城乡客运市场协调健康发展是一项便民、惠民、利民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我市城乡客运统筹发展将在上级交通部门的支持下,在新的起点上,不断开拓创新,交通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普济于民。

(值班编辑:郭艳超)
最新通讯员新闻
信息检索
关键字
类  型
新闻阅读排行
本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更多>>运输刊物订阅
更多>>精品车辆
新闻回顾
更多>>专题新闻
更多>>通讯员列表
更多>>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