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运输 让交通绿起来
来源:新沂市交通运输管理所 杜远逢 2011年11月21日15:57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数量不断增长,交通运输,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工具,在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这与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原则背道而驰。当前,人类正面临着环境污染、人口膨胀、资源短缺三大危机。因此,为了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基本战略。

    “十二五”期间,是我国基本消除交通运输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后的提升发展质量和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阶段,必须将低碳运输的发展纳入低碳经济的范畴,并通过建设低碳运输,构建绿色交通运输体系。

     低碳交通运输是以低污染、低排放、低消耗、高效能为目标,实现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低碳交通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加快发展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是转变交通运输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站在交通发展的全局,从交通运输发展实际出发,力求探索交通运输行业科学合理的“减碳路径”。

     加强宣传,充分发挥运输管理部门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切实提高群众的节能减排意识。交通运输是目前能源消耗量最大,也是能源消耗增长最快的行业。为了降低运输车辆的燃油消耗,运输管理部门必须成立节能减排宣传工作领导小组,把节能减排工作纳入到行业管理工作中,通过加强对节能减排宣传工作的组织领导,为顺利完成行业节能减排宣传工作活动奠定基础。

    一是从源头宣传入手,组织力量,结合客运、货运、汽修、出租、驾驶员培训等部门的自身实际,深入到运输企业中开展节能宣传活动,在运输行业管理干部职工中宣传国家和省、市有关节能降耗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宣传节能降耗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二是组织行业人员积极响应“节能我行动,低碳新生活”号召,通过悬挂横幅、召开宣传会议、印制宣传用品,通过发放宣传单、出示宣传教育展板等多项举措强化对从业人员进行节能减排的宣传工作。倡导全体工作人员绿色出行,选择乘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方式出行,公务用车外出办事多人一车,多项事务集中办理,办公场所充分利用自然光照,6层以下不用电梯,养成随手关灯、A4纸双面打印的自觉行为,坚持室外气温36℃以上时使用空调,空调控温26℃以上,倡议大家从日常生活做起,节约能源,减少浪费,推进低碳行业建设,认真履行社会责任。三是深入群众,在市区人流聚集的地方设立节能减排宣传站,对广大市民进行集中宣传,并组织稽查车在城市交通主干线进行流动宣传报道。四是充分利用媒体力量,通过电台、广播等媒介,在客、货集散地循环、广泛播报节能减排报道。让节能宣传普及到社会,有效扩大宣传的覆盖面,在行业内已形成节能减排、低碳运输的浓厚氛围。

     优化运输方式,重视新能源车辆的使用,控制尾气排放,发挥低碳交通示范效应。有资料表明我国各类汽车平均每百公里油耗比发达国家高20%以上,其中卡车运输的百公里油耗较国际平均水平高出近50%。如果全行业采用节能运输模式,全国公路运输行业营业性车辆汽柴油综合能耗将降低10%,可节约燃油800万吨左右。因此,运输管理部门一要积极引进新能源车辆的使用,如采用纯电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等新技术,降低地面交通的尾气排放量,形成低碳交通工具的示范效应。二正确引导货运企业发展满足城市配送需要的环保轻型厢式货车、满足区域性长途干线运输的重型货车。探索推广拖挂、甩挂运输作业,通过典型示范,引导企业采取“一车双拖”、“一车多挂”等新型运输组织方式,大力发展专用车辆,包括集装箱车、冷藏运输车等专项运输车辆。三严把营运车辆市场准入关,全面实施《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检测和监督管理办法》和《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达标车型车辆参数及配置核查工作规范》,凡不符合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制标准的车辆,坚决不允许进入市场营运。四是推进城市客运企业开展油改气工作,优先选用节能环保型车辆,及时淘汰化油器式老旧车型,对在用车辆实施汽改柴和加装废气涡轮增压装置,大力推进公交事业优先发展,有序淘汰、更新公交和出租车辆,着力推进燃料动力改造,以安全环保、绿色低碳为目标,深化运力结构调整,为节能减排赢得空间。

     严把车辆技术状况关,培育行业节能队伍。根据客运市场供求状况和道路客运的技术特点及比较优势,进一步完善行业准入与退出机制,合理控制运力增加。把实载率作为重要指标纳入运力调控体系,建立并实施道路运输企业准入与节能减排挂钩制度,认真执行“客车实载率低于70%的线路不得投放新运力”的规定,严格控制新增客运班线和运力,切实提高营运客车实载率。建立并实施包含车辆油耗在内的营运车辆准入与退出机制,达不到油耗限值的新车不予进入营运市场,加快老旧车报废更新。大力推广节能驾驶方法和技术,通过强化职业资格培训和继续教育,以“车”作为节能降耗的首要突破口,着重从驾驶操作方法入手,广泛宣传“十九字”节油操作法:一查(查车辆状况,保持良好的车辆性能)、二看(行驶中看清行人动态,要有预见性,看清来往车辆和道路,尽量避免急刹车)、三配合(灵活运用离合器、油门、变速器,合理操作)、慢起步(轻踩油门、缓抬离合器、慢慢加油)、柔进挡(脚手轻快、加挡及时、减挡迅速)、中速行(控制油门、确保经济车速行驶)、缓进站(进站提前减速、平稳避让)。规范驾驶行为和习惯,开展“节油技术大交流”、“节油竞赛”等活动,普及节能驾驶知识,调动广大驾驶员自觉节油的主动性和积极思考节油的创造性,增强从业人员节能意识,倡导节能驾驶,全方位打造低碳“车”。  

     加强运输辅助设施建设,发展城市内半封闭交通模式,科技创新,拓宽运输行业的低碳化路径。在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客车、公交和出租车等领域推广应用GPS管理。加强GPS定位系统建设,以信息现代化推动交通智能化,强化对营运车辆的动态监控手段,提高了运输效率,以减少空驶里程和无效出行,同时为运输企业有效核定单车行驶路线、减少违章行为、控制油耗提供了可能。在公路及客货运站场建设方面,从选址、设计、建设到使用各个环节更加注重绿色节能环保。强力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努力实现旅客出行“无缝对接”,尽可能做到“零换乘”。同时加快客货运站一体化建设,以实现人便于行、货畅其流,最大限度地减少运输中间环节,减少无形消耗。在机动车维修行业,大力创建“绿色维修”工作,倡导“能修则修,以修为主”的节能维修理念,始终坚持科学维护、科学修车、科学处置废料,切实在延长汽车使用寿命、节约能源减少尾气排放、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方面作出努力。积极在全行业推广汽车维修节能减排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技术,加强对维修生产废水、废气的管理,实现维修低碳化。

   交通运输的发展需要能源的支撑,有效节约和合理利用不可再生的能源,既关系到交通可持续发展,又关系到我国的能源安全。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降低消耗,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已成为构建“两型”社会,促进交通运输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选择。在能源紧缺的大背景下,始终坚持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为核心,提升节能减排理念,调整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完善法规标准,创新体制机制,加强监督管理,强化科技进步,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运输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不仅不会制约城市发展,反而可以增加城市发展的持久动力,并最终改善城市生活。“低碳运输”是对未来交通发展模式的新探索,对交通、城市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然而,发展低碳交通是整个社会尺度的改变,单独依靠个体力量是很难完成的,所以必须依靠政府、企业、社会与个人的共同努力,方能开创绿色交通运输发展新局面。

(值班编辑:郭艳超)
最新通讯员新闻
信息检索
关键字
类  型
新闻阅读排行
本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更多>>运输刊物订阅
更多>>精品车辆
新闻回顾
更多>>专题新闻
更多>>通讯员列表
更多>>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