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运输网 >> 互动中心 >> 通讯员专栏 >> 正文
[江西]宁都交警“四措举”纵深推进城区治堵保畅攻坚战
来源:中国道路运输网在线通讯员 罗国坚 2013年8月15日9:28

    近年来,宁都经济的持续发展与县城道路狭窄,交通不畅,机动车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上下班高峰时段时常发生拥堵,成了制约经济发展的“难点”和瓶颈。宁都县委、县政府举全县之力、全民之智,纵深推进城区治脏治乱治堵工作。为贯彻县委、县政府会议精神,确保城区道路安全、畅通,全力服务经济振兴,宁都大队多措并施,突破难点,深入推进城区疏堵保畅工作,为创建卫生城、花园城添砖加瓦。

    一是明确整治目标重点,有的放矢。大队根据城区道路实际及交通违法的规律特点,以中山大道、解放路、胜利路、环西路、博生路等路段的为重点整治区域,严厉查处城区私家车、摩托车、出租车、电动三轮车、大货车、客运车辆、工程车、旅游包车、校车、农用车不按规定停车掉头、未按规定车道行驶、超载、超速、随意变更车道、逆向行驶、闯红灯、机动车和电动三轮车违反禁令标志、行人闯灯越线翻越护栏以及非机动车在机动车道内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严厉整治商场、汽车站、学校、医院等路口乱停乱放的摩托车、电动车,高压打击疲劳驾驶、酒后驾驶、无证驾驶等严重交通违法,配合交通部门大力整治摩托车非法出租、私家车非法营运、客车任意停车揽客等行为。

    二是细化整治措施,科学部署警力,责任落实到位。一是定责任,实行大队长包面,教导员及副大队长包段,民警包点的“三包”责任制。根据城区主要道路现状,交警大队划定责任区域和路段,严格落实“网格化、包干化”勤务管理机制,逐级落实工作责任,做到“定人、定时、定岗、定路段”,确保责任到人、岗位到位。二是“站高峰”,平时安排警力加强巡逻,早午晚高峰时段,着重加强对交通乱点、堵点的有效疏导,提前在路口及学校周边道路确定专人指挥交通;三是上手段,广泛应用科技装备。除了利用电子警察、视频抓拍、卡口监控、移动测速等设备严查重点交通违法行为外,在城区主要路口实行人工摄像抓拍,强化日常管理;四是提效率,完善交通事故快速处理机制建设,建立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平台,着力推进“小擦小碰”轻微物损交通事故快出、快撤、快结以及自行协商调解、自行撤离现场工作,方便事故就近定损理赔,减少由交通事故引发的拥堵现象。

    三是多部门联动,完善交通管理设施,优化交通组织。一是与县城建局一道进一步健全完善城区交通拥堵路口红绿灯指挥及电子监控设施。在胜利西路与环西路十字路口、登峰北大道交叉路口、永宁路与宁都大道T型路口、宁都大道与梅江大道路口、宁都大道B段与C段连接圆盘处、工业园平安汽车检测站等路口,增设交通信号灯、电子警察。二是与城管部门一道延伸城区主道交通护栏,对胜利西路、登峰北大道、迎宾大道从南门红绿灯至六中门口路段实行交通护栏隔离,完善重点路段、交叉路口等地段警示标志、指示路牌,补充、维修缺失、损坏的护栏、标志、标线、标牌,做到交通标志、标线清晰、齐全、有效。三是配合城建部门规划建设停车场所。在县城南北规划建设停车场,在县城中心地段规划建设若干停车场或立体停车库。解决货运车辆在宝塔路、翠微西路、城南加油站等地段占道停车问题;解决老城区中心地段车辆“停放难”问题。

    四是密切两个结合,确保整治实效。一是严格执法与以人为本相结合,坚持宽严相济,对严重违法从严打击,对轻微违法教育为主。同时,执勤民警始终规范执法、文明执勤。二是宣传教育与整治相结合,整治活动期间,充分利用路面民警在执勤执法过程中与驾驶员、群众接触密切时机,大力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法规和常识,同时与县电视台和网络媒体联系,邀请宁都电视台记者随警作战,适时做好跟踪报道和持续宣传,在电视台新闻专题节目和《平安是福》专题栏目不间断的播放交通秩序整治的进展和交通安全法规常识,在电视上打飞播、宁都州人网上以交警微博等形式宣传交通安全法规和曝光一些不文明交通行为,努力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扩大宣传声势和影响,使社会宣传与路面管理有机结合、良性互动。

    宁都大队自城区“三治”工作开展以来,共印制散发“告市民一封信”、“告驾驶员一封信”15000余份,张贴宣传标语150余条,群发手机短信30000余条,接受群众违章举报电话100余人次,查处或纠正交通违法行为1000余起,城区车辆乱停乱靠,不按标志、标线行驶的少了,城区道路堵塞现象少了,城区道路通行能力普遍提高了,城区治堵保畅已见较好的成效。

(值班编辑:吕海凤)
最新通讯员新闻
信息检索
关键字
类  型
新闻阅读排行
本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更多>>运输刊物订阅
更多>>精品车辆
新闻回顾
更多>>专题新闻
更多>>通讯员列表
更多>>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