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进一步树立正确的执法理念,提高执法能力,重点解决当前基层大队执法态度不好、语言动作不规范和处罚法律文书不齐全、违规扣车扣证等问题,力求在树立执法形象、规范执法程序、改进执法方式上取得新突破,努力实现民警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法律素质明显增强,交通违法和事故处理执法文书案卷合格率明显提高,群众投诉和信访案件明显减少的目标。湖南常德市交警直属三大队结合当前开展“为民务实清廉”教育实践活动,按照市支队的工作要求,着力狠抓“五个开展”,加强基层交警大队执法规范化建设,提升队伍执法形象,提升整体执法水平,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努力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一、开展学习教育,进一步树立正确的执法理念。交通管理的基本工作是执法工作,维护交通秩序,处罚交通违法行为,处理交通事故,管理车辆和驾驶人,直接面对人民群众,执法工作量大面广。因此,抓好交通管理执法规范化建设至关重要。大队开展通过学习教育,不断提高对执法规范化建设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使民警增强交通管理法治意识,努力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大队今年就规范执法重点学习内容提出要求,组织全体民警开展集中学习、在岗学习。上半年对规范执法情况进行通报和工作总结,并对规范执法好的单位及个人予以了表彰。各股室及中队要组织单位民警学习规范执法的有关文件和法律法规,把规范执法学习教育贯穿于日常管理中,强化执法程序的学习和运用,要求全年集中学习教育中规范执法的内容须占三分之一以上。大队每个季度对规范执法情况进行检查、通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并组织执法标兵和法制员开展执法宣讲活动,为基层提供执法服务。基层执法单位要坚持每周列会进行执法讲评,开展案例讲评,以案析理,以案说法。为推进规范执法。
二、开展调查研究,进一步梳理执法突出问题。大队以道路执勤执法、事故处理、车辆和驾驶人管理为规范执法的重点,对当前执法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执法制度的制定、完善、执行、落实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梳理、找准道路执勤执法、事故处理以及车辆和驾驶人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整改意见。着重就交通违法处理和事故处理程序规定执行情况,民警执法形象、执法态度和执法用语使用情况,民警执勤中受伤害及安全防护情况等进行调查研究。各基层执法单位要建立健全征求群众意见制度,通过召开征求意见会等多种途径,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对交警部门有关规范执法的意见和建议,并认真研究、吸取。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各股室及中队交通管理工作需要解决的执法突出问题,形成逐级解决执法问题的意见,狠抓落实。
三、开展执法培训,进一步提高执法能力。大队重点抓好各股室及中队负责人培训和业务骨干培训。各股室、中队分别对本单位民警进行规范执法的培训。今年将组织一周基层单位负责人、业务骨干培训班。从7月份开始到年底,大队要对全体干警轮训一次,提高警队规范执法的能力,在交管执法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对各股室及中队负责人重点培训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着重提高干警的执法指导水平。对业务骨干重点培训《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和《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着重提高程序规定运用能力。各股室及中队要对民警培训工作进行规划,明确全年必训时间安排及规范执法培训内容。今年要组织对基层股室、中队负责人开展规范执法集中培训(培训时间在5天以上),邀请执法先进单位介绍经验,用案例讲评,查找问题,特别是要对基层负责人如何抓规范执法提出明确要求。各股室及中队要组织对道路执勤执法民警、事故处理民警进行培训,采取讲授座谈、案例评析、网上答题等形式,重点培训《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工作规范》、《交通事故处理工作规范》和《机动车驾驶证业务工作规范》、《机动车登记工作规范》,引导民警规范执法行为。培训结束后,要对学习、培训情况进行考核。
四、开展问题整改,进一步规范执勤执法行为。大队按照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的要求,以促进社会和谐作为执法工作的最终落脚点,既要严格执法,又要文明执法,努力实现执法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在城市交通要把树立执法形象、改进执法态度作为首要任务。整改执法形象问题,要求民警执勤时警容严整,举止端庄,指挥交通动作规范,敬礼协调有力标准。整改执法态度问题,要求民警执勤执法及同当事人交流时保持表情平静,态度温和而不失严肃。整改执法用语问题,要求民警在执勤执法、受理群众求助时尊重当事人,使用文明、礼貌、规范的语言,语气温和不生硬,对当事人不理解的要耐心解释。在公路要把解决不按程序执法问题作为首要任务。整改不按规定填写出具法律文书、收取罚款不开具罚款收据等违法违纪问题,加强对查处交通违法工作的明查暗访,对违法违纪人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人民警察法》等有关规定,停止其执行职务或予以禁闭;情节严重的,予以严肃重处。整改违法扣留车辆和牌证等行为,严格依法实施行政强制措施,违者予以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予以纪律处分。整改随意拦车和追车问题,要求民警严格执行道路执勤执法工作规范,按程序检查车辆、处理逃跑的违法车辆及当事人。整改非现场执法中存在的问题,规范交通技术监控设备设置,进一步完善交通技术监控记录资料收集、审核、处理等方面程序和交通违法信息告知方式。同时,整改非执法主体直接从事执法工作等问题。通过整改,改进执勤执法方式,对轻微交通违法行为,纠正违法行为并予以口头警告后放行;完善执法环节,进一步细化对常见交通违法行为查处的执法标准和操作规程。在事故处理执法方面,要解决事故调查取证不全面甚至错误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信访问题,制定完善事故现场勘查、调查取证等操作规程。在车辆和驾驶人管理方面,要解决窗口服务态度不好、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力争实现窗口服务无有效投诉。大队领导班子将组织对执法突出问题整改情况及效果进行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价。
五、开展执法监督,进一步提高交管执法质量。大队将不断完善警务公开制度、警营开放制度强化社会监督,通过完善勤务检查制度和值日警官、法制员制度强化内部监督。要深化警务公开,依法公开交通管理的执法依据、执法程序、执法过程和执法结果以及收费和处罚标准,实行事故处理证据公开。深化警营开放,既宣传交通管理和交警队伍建设工作,又听取群众对交通民警执法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认真研究和改进工作。大队将对警务公开和警营开放内容、形式、时间等作出具体规定。完善勤务检查制度,以国省道、城区主干道和乡镇公路为重点,加强日常勤务检查,同时加强重大活动、专项行动的勤务检查,发现不规范的问题,立即督促整改。注重完善值日警官制度,随时接待群众投诉,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属于现场执勤执法或窗口服务的,立即督察解决,当天回复有关情况,强化对执法形象、执法态度的动态监督。完善法制员制度,建立健全交通违法和事故处理案卷法律审核把关和个案监督机制,定期分析执法档案,严格落实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强化对执法质量的日常监督。建立对民警执勤执法现场督察制度,加强对执法突出问题的督察。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对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地方,依照执法责任制有关规定,追究有关单位领导责任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根据民警工作职责,结合辖区交通秩序、交通流量情况和交通事故的规律、特点,以及不同岗位管理的难易程度,落实对执法程序、执法效果、执法纪律、执勤执法工作量、执法质量、接处警等重点内容的考核工作,变单一考核为综合考核,结果与过程并重,提高考核评价工作的实效性、科学性。要对执法情况定期进行综合排名,树立规范执法示范单位,推广执法经验;确定通报存在的重点问题,要督促整改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