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大排查、大教育、大整治”货车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规范货车行车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应县交警大队再动员、再部署、再强化货车整治行动,定期召开阶段性总结会议,认真分析研判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查找问题和不足,深化组织部署,始终保持整治大货车高压严管态势不松懈。一是坚持舆论引导,强化重点人员教育。大队利用交通安全教育基地上好交通安全培训课,对运输企业负责人进行培训,了解大货车车辆手续办理的条件、流程。对大货车驾驶人进行培训,掌握大货车运输交通安全注意事项;宣传民警深入大货车企业开展一次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组织民警入企业、进工地,发放《致货车驾驶人的一封信》、播放《货车十大野蛮违法行为》等宣传视频,重点宣讲无牌无证、超速、超载、抛洒遗漏等违法行为的危害。目前已向大货车运输企业分发宣传单10000份,宣传教育片光盘100张,播放100次;大队向社会开通一部24小时举报电话,畅通群众投诉渠道,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曝光大货车野蛮违法行为,及时落实整改;加强与新闻媒体沟通联系,进行一系列媒体跟踪报道,主动邀请记者随警作战,采访报道整治成效,集中宣传大货车整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营造良好的整治氛围。二是坚持分析研判,强化隐患排查整改。大队认真分析研判大货车管理当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漏洞,积极向县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提出工作建议,并主动联系协调相关部门,有重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专项整治,形成了各方配合、协同运作、整体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李军强富大队长带领事故处理中队坚持对每一起大货车事故及时进行分析,排查大货车出事故多发地段、多发时段和重点事故隐患,明确防控重点,提出改进措施,实现警力部署跟着事故警情走。通过对大货车交通事故进行一事一议一分析,帮助运输企业分析原因,查找存在问题,督促整改,完善管理制度,确保大货车安全行驶。期间,对3家大货车运输企业下发了整改意见书。三是坚持规范执勤执法,保障行动有序开展。大队民警严格遵守《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工作规范》规定,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严禁发生公路“三乱”等问题;严格扣放车纪律,暂扣的违法大货车,在驾驶人提供完整合法手续,缴纳罚款并消除交通违法行为后,经大队分管领导签字给予放车。加强民警和交通协管员的安全防范教育,提高自身安全防护意识,上岗前配齐防护装备和设备,按照规定使用好执法记录仪,避免执法纠纷,确保各项安全防护措施落实到位。如发现在建筑工地或辖区路面上还有未按规定整改的问题大货车上路,将按属地管理原则进行责任倒查,对管理不力、不履行职责的单位和个人扣除相应绩效考核分。四是坚持源头监管,强化运输企业管理。建立健全全县范围内的大货车企业、车辆及驾驶员安全管理制度及网络,做到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不断强化大货车源头审核和路面秩序常态管理。为动态掌握工地大货车辆、驾驶人信息,以车管站数据排查为主线,各中队民警深入各个工程建筑工地,运输企业走访调查,对大货车辆、驾驶人逐一登记造册,“一车一档”建立台账,从源头上对大货车形成户籍化管理。对施工工地实行大货车运营报备制度,与6家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签订责任书。为保持车辆清洁,要求施工场地出口处设置洗车处,做到净车上路,大货车实行密闭化运输,不得泄漏、泼洒,保持路面整洁。五是坚持路面严防严控,加大专项整治力度。根据县城大货车辆违法活动的分布规律,科学部署警力,完善勤务机制,实行弹性动态整治,在县城路口设置卡点6个,对过往大货车、水泥罐车、危险品运输车等逐辆检查,坚决依法从严查处大货车闯禁区、污损遮盖号牌、闯红灯、抛洒遗漏等交通违法行为,营造严管氛围。同时针对大货车违法行为大都发生在夜间的特点,采取定点伏击和动态巡查相结合的方式,整合夜间执勤警力成立了1个大货车安全整治“夜间行动突击队”每天19:00至24:00对大货车辆夜间运输进行突击查处,取得良好的震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