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关于贯彻落实中央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的通知》要求,5月14日,高速三大队紧密结合队伍实际,以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解决群众出行困难和消除群众积怨为重点,结合实际,强化贯彻落实,认真解决实际问题。
一是要加强教育学习,强化巩固思想防线。要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重要理论和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契机,加强民警的思想教育,让每一名民警都树立起“执法为民,立警为公”的政治思想;时刻牢记“五条禁令”,警钟长鸣,加强民警八小时之外的管理,强化民警严于律己思想,学习正面典型经验,吸取反面典型教训,增强民警廉洁奉公、恪尽职守的职业精神,提高防腐拒变能力。
二是要开展技能培训,强化提高业务素质。要针对少数民警业务知识学习不够扎实、运用不够准确的实际,本着“干什么、练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开展业务技能培训,进一步提高民警的业务素质,提升工作效率和执法水平。
三是要规范执勤执法,强化树立良好形象。要结合传达贯彻学习“八项规定”活动,要求民警深刻认识到规范执法对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的重大意义,并积极加以实践,从执法语言、执法动作、执法程序、窗口服务、事故处理等方面都做到严格规范,以耐心、文明、理性的态度开展执法工作,树立交警良好形象。
四是要狠抓教育整顿,强化规范协勤管理。要坚持把加强交通协管员队伍管理作为“无违纪科所队”创建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牢牢抓在手上,继续开展好教育整顿活动。对存在问题严重的协勤人员要立即与其解除劳动用工合同,留下继续使用的,签定“一岗双责”责任书,写出遵纪守法保证书,确保协勤队伍的纯洁稳定。
五是要重视科技应用,强化提高执法效能。要求民警熟练掌握应知应会的基本功,力争达到会信息录入、会网上信息应用、会收发电子邮件、会制作文档表格等“四会”要求。在基础环节人人参训、人人过关的基础上,把信息化运用拓展到信息采集录入、查询比对、网上办公、网上办案上来,在推进信息化应用与公安交管业务有机融合上下功夫,基本实现一线执法办案民警人人会操作、人人能录入、人人能够独立应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相关网上办公、办案的建设目标。
六是要严格内务管理,强化落实值班备勤。要从日常生活做起,切实提高民警自律意识。在值班备勤方面,要求全体人员做到三个“24小时”:值班人员树立24小时工作制意识;值班电话24小时有人监守;全体民警手机24小时开机,随时做好接处警和应对其他突发情况的准备。
七是要加大警示力度,强化遏止不正苗头。要经常性的整理有影响、针对性强、有教育意义的违法违纪典型案例,利用例会时间讲给民警听、放给民警看、交给民警讨论,把发生违法违纪的主客观原因、造成的影响、对家庭的危害讲深讲透,触动民警的内心和灵魂,真正起到警示作用,始终做到心理底线不能破、违法高压线不能碰,自觉抵制各类诱惑和风险考验,真正做到自警、自醒、自重,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八是要深入征求意见,强化隐患问题整改。要结合开展“大走访”活动,主动向辖区人大代表、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学校领导、社区群众和过往司机征求意见,对照检查,积极整改,重点发现和坚决消除执法环节中的各种问题和隐患。
九是要倡导为民服务,强化打造亲民警队。要进一步健全完善便民利民措施,窗口单位规章制度上墙、服务流程上墙、咨询途径畅通、监督电话公开。在工作中遇到群众有困难的,要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在路面执勤中,开展温馨提示活动,通过及时向过往驾驶人提供路况信息、口头警告等形式,使驾驶人提高警惕,谨慎驾驶,做到服务群众与交通管理两不误;在交通事故处理和违法处理等业务办理中,能让群众一趟解决的,不让群众跑两趟,坚持语言文明、态度和蔼,各项便民利民措施落实到位,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交通管理部门良好的执法环境。在警卫工作中,要严格执行警卫工作规定和上级公安机关下达的警卫任务要求,按警卫对象级别确定相应交通管理措施,一般情况下不得封路。最大限度地减少限制通行时间,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出行。
十是要培育良性文化,强化激发队伍活力。警营文化建设是公安交警工作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是公安就交警机关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的源泉。要不断丰富基层党团组织活动内容,通过组织开展健康向上的各类体育比赛、棋牌游戏、联谊活动,丰富民警的业余文化生活,切实激发民警民警的“主人翁”精神,激发民警的职业归属感和荣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