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月20日以来,兴国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按照省总队和市支队的统一部署和具体要求,结合当前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实际,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集中警力,强势推进严重交通违法行为集中整治行动。截止3月5日,大队已出动警力750人次,警车161台次,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393起,其中超速33起,超员56起,无牌无证车辆16辆,假牌假证12辆,疲劳驾驶75起,其他交通违法行为229起。开展专项宣传活动4场次,张贴宣传标语20条,悬挂宣传横幅12条,发放交通安全提示卡3000张,直接受教育对象达25000余人次,成效明显,促进了集中整治行动深入有序推进。
一、强化组织领导,确保警力部署到位。大队严格实行大队领导挂点实战制度,按照“领导包片,民警包段”的方式科学合理部署警力,并针对当前雨雾恶劣天气增多的实际情况,认真研究,深入分析,切实把握道路交通事故特点和规律,以国省道及重要县乡道路为重点,从严查处超速、超员、疲劳驾驶、酒后驾驶等四种严重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大力形成了严查、严管、重处的高压态势,全力预防和减少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
二、强化重点整治,确保路面管控到位。整治期间,大队把80%以上警力投入到路面执勤执法,按照各自的执勤区域,加大路面巡逻检查力度。一是严查机动车超速行驶违法行为。大队根据辖区超速行驶违法行为发生情况和事故特点,充分利用车载电子测速监控设备,科学调动警力,合理安排勤务,加大对省道319线的重点路段的管控力度,对超速行驶违法行为做到了发现一起、纠正一起、转递一起;二是严查客车超员违法行为。大队会同交通运管部门,督促客运企业和客运站场把好出站关,确保客车出站不超员,继续保持春运交通安全服务站的力度,严把客车出入辖区关。并采取流动巡逻与固定执勤、区域联勤相结合的勤务方式,及时发现和查处客车超员以及倒运超员乘客规避检查的违法行为;三是严查酒后驾驶违法行为。在认真组织分析辖区酒后驾驶违法行为的发生规律以及事故特点基础上,提请县公安局党委整合巡警、农村公安派出所等部门的警力资源,集中开展统一行动,形成齐抓共管的高压态势;四是严查疲劳驾驶违法行为。针对长途客运车辆途经辖区的班次、时间,针对容易出现疲劳驾驶的时段,加大巡逻密度。对有疲劳驾驶行为的进行安全教育后责令驾驶人离车休息,消除疲劳状态。并通过使用警报器、喊话等方式,提醒驾驶人注意,对连续驾车超过4小时或24小时内实际驾驶时间累计超过8小时的驾驶人,一律强制休息,并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三、强化农村交通管理,确保集中整治工作取得实效。全县乡道占全县通车里程的65%以上。为此,在专项整治行动中,大队把整治工作重心进一步向农村地区延伸。组织农村中队民警深入农村对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拖拉机以及摩托车的底数进行摸排,对于未办理牌证的,督促办牌办证。同时加强对农村道路的巡逻,重点查处农用车载人、无牌无证车上路行驶,无证驾驶、酒后驾车违法行为,加强对乡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切实消除管理死角,实现对辖区路面的全方位管控。确保了集中整治的效果。
四、强化宣传,营造浓厚整治氛围。整治行动中,大队坚持利用宣传开路,围绕整治行动,开展了四大宣传攻势,着力提高广大交通参与人的交通文明意识和守法意识。一是开展集中整治大告知。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短信等媒体广泛告知集中整治的意义、目标,广泛告知“四个一律”,重点宣传超速、超员、酒后驾驶、疲劳驾驶的危害和后果,形成强大震慑力。二是开展宣传标语大张贴。大队组织民警在客运站场、休闲广场、加油站和农村集市、中小学校、交警窗口单位等场所,张贴、摆放一批以集中整治超速、客车超员、酒后驾驶、疲劳驾驶为内容的宣传横幅、挂图、展板等,迅速形成了集中整治宣传氛围。三是开展重点人群大教育。大队通过上门宣传、开座谈会、上宣传课,播放交通安全宣传专题片等宣传形式,向重点人群通报今年以来交通安全形势和典型案例,做到了客运车辆、校车、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等重点驾驶人一个不漏,长途客运企业一个不漏,中小学校一个不漏。四是开展统一行动大随访。积极协调新闻媒体,邀请新闻记者随警作战,对交警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深度采访报道,营造宣传强大声势,进一步扩大交通安全宣传的渗透力和影响力。
五、强化以人为本,确保规范执法到位。集中整治行动期间,大队要求民警在严格执法的同时,教育民警使用执法规范用语,严格规范民警的执勤执法行为,严密执法程序,按照《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工作规范》的要求开展整治,坚持做到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要将安全教育、安全提示有机融入执法,增强执法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