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Road Transport Academy道路运输网官方微信

[北京]以人为本 细处见差距

2006-09-06 15:05来源:科学时报

    8月19日晚,笔者去北京西站给朋友的双亲和小侄女送站。火车9点20分开,到火车站候车厅外买好站台票时还不到8点半。在坐车的三位中,两位年事已高、一位尚属幼童,大大小小的行李却有六件之多,送行的三位都不算孔武有力,而且两张火车票只能购买两张站台票,如何进站上车就成为老大一个难题。迫不得已,考虑尝试一次“小红帽”送客上车服务。

    把行李搬到二楼之后,笔者发现“小红帽”服务处托送行李的旅客并不多,没有维持明确的队列。不得已,笔者只得上前与工作人员直接交涉,得到的回答是“稍候”。先到的几拨旅客陆续上路,好不容易等来一辆空车,他们让赶紧装车。刚把装好箱的电脑显示器、主机放到四轮平板车上,一警卫模样的男子带着几位乘客匆匆忙忙赶了过来,大声呵斥正帮我们装车的“小红帽”,乘客中的一名中年男子连声说“不好意思”,几个人手忙脚乱地把我们的箱包推下车来,装上他们的东西、跟着车飞奔而去。

    我们一时措手不及,只有朋友见“加塞儿”的那位卸我们的行李手有些重,一时不忿在他手上拍了一下,好在人家匆忙之间没有其他反应,道声“对不起”,追着“小红帽”赶他们那趟似乎四位车号的列车去了。只有朋友的父母非常担心,生怕她激怒人家、惹祸上身,就训斥她一顿:“跟你讲过多少次,出门在外,要小心谨慎。人家真揍你一顿,你找谁去伸冤!”

    又等了一会儿,已经8点50分了,过来的旅客越来越多,周围越发忙乱起来,没有“小红帽”来过问我们,也没有人来稍作解释。问周围并没在忙的工作人员,回答说:“K157我们不运。”没有办法,我们只得自己动手,搬起东西朝8号候车室挪去。总算在候车室门口碰到一位正揽客的“小红帽”,和另一拨乘客拼满一车行李,随“小红帽”在贵宾候车处办好手续,在发车前将行李弄到车上。

    我和朋友累个半死,出站会合没有站台票进不了站的同伴,回来路上一路感慨不已。谈论当时情形,觉得别的旅客一样出门在外,当然也不想耽误自己的行程,临时拒载我们的那位“小红帽”服从上级指示也属自然之举,他们的举动我们都能理解,只是过来要求当场换载的那位“领导”,不知当时的心态和动机到底如何。而作为一个服务全国甚至国际旅客的超大型客运站,顺应乘客紧迫需要设立的“小红帽”服务,管理情况却让乘客如此费解,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事情过去几天了,说实话我们到现在还没弄明白,当时“小红帽”服务处“K157不运”到底理由何在,候车室门口搭上顺风车又到底师出何名。难道一站之内,竟然也存在业务分割?还是K157发车太早或者太晚,和他们愿意运载的时段不配?或者说我们几个人一眼看去,就不是他们愿意接待的对象?我们认为,如果出租司机不应拒载乘客,同样服务全体大众的“小红帽”,即使仅从职业素养出发,也应该热心服务,而不能对乘客挑肥拣瘦。

    回想朋友的“鲁莽一拍”,觉得依当时的情形,碰到一个稍微横一点的人,确实不是没有挨打的可能;虽然身处文明社会,有法律做坚强后盾,但吃过的眼前亏总是没有办法弥补——考虑及此,我们不由都感后怕。记得我当时由于担心,随两位尊长一起数说了朋友两句,让她一时委屈得要哭,而从“诚实勇敢”、“据理力争”的角度看,这实在算不上什么有底气的应对方式。而一旦善良本分的人们不得不在公众面前忍气吞声、委曲求全,则只能说明公理尚未全至人心吧。

    事实上,北京西站有完善的硬件设备,有较为严格的操作规程——我们最后蒙“小红帽”顺载时,跟着他从候车室到站台一路检查严格、紧张有序、有条不紊,实在让人叹为观止。我们更加愿意相信,此次给我们带来的不便和不愉快,只是少数几个人的一时懈怠。而更让人振奋的是,国人中其实不乏乐于助人的活雷锋——我们最后上车后,朋友的妈妈因为腰疼不能睡上铺,同号的下铺乘客慨然换位,并且答应到站时帮忙运送行李,让我们万分感谢。

    暑期旅游虽然正在降温,但学生入学人流又已开始剧增。我们相信,“和谐社会”、“以人为本”、“新北京,新奥运”等深入人心的思想和行动方案,能够真正落到实处,让每个人在包括“小红帽”服务处在内的每个地方,深刻感受到现代中国的文明新风!

责任编辑:武伟亭
您可能更感兴趣的文章

最新动态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