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Road Transport Academy道路运输网官方微信

福建农村客运搭起新农村建设平台

2006-05-26 00:08来源:中国交通报

    福建省交通厅自2003年开展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以来,实现了大跨步发展,呈现出“开得通、留得住、有效益”的可喜局面。

    迄今为止,全省开展试点的1个设区市和13个县已投放农村客运车辆1500辆,开通农村客运班线332条,通达151个乡镇、1568个建制村。其中省交通厅重点抓的1市4县(区)的省级农村客运网络化试点,仅一年多时间就投放各类客车803辆,开通班线266条,覆盖建制村1400多个,占建制村总数的79.46%,受益群众面达80%以上。

    农村客运网络化纳入发展目标 福建省各地农村客运均由党委、政府领导担任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并协调各相关部门,包括交通、交警、安监、公路、稽征,有的还有城建、物价、财政、工商、税务、农机等部门,建立强有力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把试点工作列入政府重要工作议程;同时编制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的发展规划,把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和当地的经济发展目标及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紧密结合起来,协调发展。并以政府名义出台开展农村客运网络化试点的意见或通知,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定,把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上升为政府行为。其中,莆田市、厦门市、石狮市更是走在全省前头。

创建良好的市场秩序

    很长一段时期,福建农村客运市场被摩托车、柴三机、农用车等非法营运机动车所占领。福建省交通厅因地制宜,按照疏堵结合的原则,在农村客运网络化试点过程中,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一方面与公安交警、城建等部门联手,组成综合执法队统一行动,采取定点定时稽查和随时稽查相结合的办法,通过规范城区停车秩序、加强路面巡查等方式,加强源头管理和路面监控,严厉打击非法营运车辆。另一方面,对一些非法营运的客车,通过改造等方式将其纳入正常的营运范围,从而在较短时间内为农村客运班车的开行创造了良好的经营环境。上杭县采取堵疏结合的策略,将符合客运要求的车辆采取淘汰4台置换1台客车的办法,让他们合法经营,同时也享受各种优惠政策,农村非法客运得到有效遏制。

实施优惠政策“放水养鱼”

    福建省交通厅在发展农村客运中,始终坚持采取“放水养鱼”的政策,激励农村客运发展。省交通厅对农村客运实行养路费、运管费、客运附加费征收的“免三减二”政策,优惠政策成了全省农村客运蓬勃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

    在莆田市有这样的共识:发展农村客运不仅仅是解决农民出行难问题,从根本上说,它是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加速建设小康社会的推动器。2003年,莆田市就以市政府名义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规定在培育农村客运市场发展阶段,由地方税务部门负责征收的各项税收实行收支两条线,两年内由本地财政将所得部分金额返还给客运企业,由公路、运管部门征收的养路费、客运附加费和运管费,两年内实行优惠包干。在经过一年的实践之后,进一步实行了“零包干”——全部免征。

公司化经营 公交化运作

    针对农村客源相对分散、客流量不大、运输量极不稳定、不均衡的现状,省交通厅提出“积极引导、大胆尝试、实事求是、稳步推进”的工作思路,走出了一条灵活多样、因地制宜的路子。 石狮市利用已经形成的城乡一体化优势,重新整合所有营运车辆,组建起公共交通运输公司,实行公车公营,以热线捆绑冷线,以盈利弥补亏损线,走公交化运作之路,合理制定班线和发车时间,最短的8分钟发车一班,最长的30分钟发一班,班车循环运行,最大限度地提高车辆实载率。目前,已全部完成村与村之间、村与乡镇之间、乡镇与中心城区之间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班线的开通工作,投入客运车辆107辆,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所有行政村通客车的目标。 莆田市积极帮助客运企业寻找新途径,对原经营模式进行了大胆创新,改单线经营为区域联线经营,改包线经营为包片捆绑经营,改定点、定班、定线经营为晚班、隔日班、周末班经营。如今,莆田市农村客班经营不仅方式灵活了,而且效益均衡。南靖县鼓励企业积极发展镇村之间的客运线路,对符合通车条件的行政村采取线路延伸的方式,把原来只通乡镇的线路延伸到建制村。福鼎市以调整农村客运结构为主线,实行由客运公司包片经营的办法,解决热线争着跑、冷线无人跑的问题,达到“效益统筹、平衡发展”目的。

     目前,福建省农村客运普遍走的是一条公司化经营、公交化运作的路子。实践证明,这条路子可以把散、小、弱的农村客运整合起来,转化成大而强的、具备规模经营的实体,做到热线与冷热捆绑经营,让农村客运“开得通、留得住,有效益”,从而最终实现农村客运网络化的目标。

责任编辑:张鹏飞
您可能更感兴趣的文章

最新动态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