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Road Transport Academy
充电运营商调查:盈利的时代已破晓而来
来源:中国道路运输网 2017年9月27日14:59

  当前,华南地区是中国新能源电动汽车发展成果最为显著的地区,经过数年的建设,电动车出行的气候已经形成。尤其在深圳,出租车电动化及物流电动化令全市电动汽车的普及率和利用效率远远高于国内很多地区。而数量庞大的电动汽车投放到市场同时,也为充电配套运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

  那么这些充电场站的日常运营和盈利情况怎样?近日记者在深圳进行了现场走访,了解充电站故事。

  电动汽车司机的一天

  早上6点,繁忙的前海还沉浸在清晨的凉风中,位于前海嘉进隆汽车城内的充电站已经忙碌起来。“方舟货的”公司的叶师傅,几乎每天都五点多出门,按时到达充电站,开始一天辛勤的工作。“方舟货”的车身涂装异常显眼,由于全部采用纯电动小货车,涂装的绿色也显得相得益彰。“这里充电方便、速度快。每天上午要是有活,五点多就来排队充电了,中午和下午饭间也可以来这里补电,平均一天能挣到300块钱,电费50元左右”,叶师傅说。电动汽车的快速普及,给从业者带来了新的工作节奏,充电变成了日常工作不可或缺的环节,而充电站不仅仅是为车辆充电,也变成了大家休息活动的场所。

  

“方舟货的”叶师傅正在使用微信开启充电

 

  停车场转变成充电站,流水翻倍

  老陈是前海嘉进隆汽车城充电站的白班管理员,管理着这座包含43个充电位的大型充电站。“每天早晨是最忙的,不到5点就有车来排队充电。物流车来得最早,稍晚点出租车就来了”,老陈说到。据介绍,这座充电站由致联新能源产业(深圳)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在深圳像这个规模的充电站,致联新能源旗下还有5座,未来还将投建10座以上。据了解,之所以能持续投入,是因为现在每个月的充电量流水可达120多万度。记者观察到,充电桩上标识的服务费为0.45元,也就是说仅仅充电服务费一项,每个月可为该公司带来将近60万元的收入。这还不包括新能源补贴等政策性收入以及周边商业经营所带来的收入。“这要比做停车收入高得多,这个站43个车位,按市区比较好的地段一小时10块算,一天12小时都停着车,满打满算才5000多块钱,而这个站电桩一天至少跑三万度电,光服务费就能收一万多”,老陈简单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忙碌的场站和排队等候充电的车队

  

  充电桩:平均一个月一万度

  充电站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公司当前总共有交直流充电桩147根,每月耗电160万余度电,预计2017年年底前,投入充电桩数量将达到500根,同等运营效率下耗电将增加到600万余度电。这个数据远超充电运营行业的平均水平。比如,深圳某大型充电站,站内充电桩投建300根,每月耗电接近20万度,相当于单桩月耗电量只有600余度电,这意味着每根充电桩每天只能充满一辆电动汽车。虽然成绩已经不菲,但对比致联的单桩月耗电量10000度电的成绩,存在16倍的差距。如此高效的充电运营,除了电动汽车总需求量崛起带来充电市场的好光景,其中的运营细节值得细致深耕。

  

无人问津的故障充电桩,影响充电运营效率

  影响充电运营效率的4个关键维度

  在对前海嘉进隆充电场站和其他充电站实地考察比较后,笔者认为,有以下4个维度重要因素,会影响到充电场站的充电运营效率及成本:

  1、服务定位精准:

  致联新能源定位在向营运车辆提供充电服务,营运车辆的充电需求跟私人车辆的需求特点有极大不同,比如充电时间集中、用电量固定、个体使用粘性较弱等,所以针对服务群体的不同,运营企业要考虑制定相应的设备、运营方案和配套服务;

  2、设备和运营方案选择恰当:

  “我们采购了业界最好的充电设备和运营方案”,致联新能源的工作人员说。据悉,致联新能源的充电站解决方案供应商是北京智充科技,智充的直流和交流充电产品在行业内唯一获得“红点最佳设计奖”,无论在稳定性、易用性、在线管理等关键指标上都趋于领先。同时,智充科技在线化的运维平台可以管控站内的所有设备,运营者无需过多人力就可实现管理,而微信扫码充电、充电排队、充满延时计费、自动更新充电逻辑等智能化功能,不仅让车主零门槛使用,更能提高整站充电“翻台率”,满足了高效充电站运营的需求。

  3、选址决定客流:

  充电站选址不仅考验运营者的经验,更体现出运营者对信息的运用能力和洞察能力——准确分析城市中有明确充电需求的区域热度,以及整个城市的电动交通线连接情况。在建站前,致联新能源与智充在场站充电资源配置上进行了科学计算和规划,形成满足未来3-5年的整体运营方案。以嘉进隆汽车城的充电站为例,选址在物流和交通频繁的深港区附近,可以吸引深港区的接驳车队“前海行”,同时配合120kw智能动态功率调节功能的直流充电设备及42kw快速交流充电桩,满足了绝大部分物流和电动出租车的充电需要,将充电平均时长缩短至1.5小时内。而对于大型商业和社区的充电站,主要结合出租车及私家车主的充电需求,也会制定相应对策。

  4、服务要到位:

  除了充电硬件,相关的服务也不容忽视,并与定位息息相关。利用充电时间休息是司机们的习惯。致联旗下所有新能源的场站均为司机配备了茶水炉、休息室、按摩椅、自动售卖机,司机在充电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充电站体贴和关照,短暂停留期但给司机提供良好空间和设施,增加了服务粘性、提高了满意度。

  

利用充电间隙,司机师傅抓紧休息

  结论:充电服务已成为停车场利润新的增长点

  林先生在广州经营着几个公共停车场。“2015年8月的时候,广州市对停车收费放开政府指导价,这两年停车费普遍在涨,停车场也一直很赚钱。结果今年8月份政府指导价让经营变得紧张起来。”林先生介绍。

  经营收费停车场在人口和车辆集中的大城市一直是一个不错的生意。在广州,一座商场和写字楼的停车场平均一年可以收取几百万、乃至上千万的停车费,但随着政府对城市停车的干预,经营停车场的红利期正在衰减,各大物业的停车场经营者们正在寻找新的业务增长。“前些年,我们引入洗车店、快修店、便利店,优化我们的收入结构,但效果不明显。前海嘉进隆的充电服务案例值得我们借鉴”。 林先生表示。

  

智能化充电停车:被燃油车占据充电车位成为“过去式”, 还提高了充电“翻台率”

  

  当前各大城市都出台了针对停车难、资源紧张的整改意见或政策,包括新建停车位、降低停车收费等,而充电服务与停车场经营的结合,有利于打开以往封闭的停车环境,增加停车运营机构附加收入,又可以帮助政府减缓停车费限价的改革阻力。而像前海嘉进隆充电站的案例,相信也会在未来得到大量复制,开创属于充电服务行业自己的“深圳模式”。

(责任编辑:魏美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