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Road Transport Academy
[江西]浅谈中小学校园周边交通安全的现状、原因、改善措施
来源:中国道路运输网在线通讯员 吉安县交警大队 刘淑妹 2016年6月28日17:58

  随着摩托车、电动车、小轿车增多,开车接送孩子上下学,已经成为大多数家长每天雷打不动的“必修课”,由此引发了学校周边路段堵车现象。加上学校周边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不健全、交通参与者交通安全意识淡薄等原因,学校周边交通环境仍然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直接威胁到学生的生命安全。为确保学生和学校周边的交通安全,全力做好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工作,结合校园周边实际情况,就如何做好学校周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为广大师生出行创造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浅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中小学生校园门口的交通现状


  (一)小商贩非法占道经营现象严重。上放学期间,各种卖小吃的摊贩觅得商机,围挤在校门口,占道摆摊设点,向学生兜售食品,阻碍了校门口交通,造成交通堵塞。这种情况在农村的中小学周边较为普遍,卖小吃的摊主为了经济利益,甚至将盛放小吃的车辆放在公路中间招揽生意,全然不顾交通安全,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二)接送学生车辆拥堵校园周边道路。现在的孩子,是全家的重点,尤其是上小学的孩子,自理能力还较弱,加上现在的路面车辆较多,家长不放心,上放学都由家长接送。受时间较为集中的原因,这一庞大的接送队伍停留等候在学校门口前,使学校门口交通拥挤不堪,极易发生交通堵塞和交通事故。另外在农村地区,由于路程远等原因,很多家长私自使用摩托车、农用车、面包车等机动车接送孩子,更容易发生交通堵塞及交通事故,严重影响道路通行安全。


  (三)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不够健全。学校周边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不健全,给学生交通出行带来安全隐患。另外,除县城学校门前公路上设有学校驻地、减速慢行交通标志、按照缓行黄闪灯和施划人行横道线、减速带等交通标志标识,交通设施比较齐全外,农村学校尤其是边缘农村学校门前公路上交通标志标识还很不完善。并且城区学校门前公路设立的交通标志标识由于年久得不到及时修护,部分损坏,发挥应有的作用有限。


  (四)部分学校周边道路交通繁忙,存在隐患。一是辖区学校大多位于人流量、车流量都很大的县城主要街道旁边,道路交通情况非常复杂,公路车流量大,给学生交通安全带来隐患。二是部分机动车驾驶人交通安全意识差,交通文明素质低,在学校周边道路超速行驶、乱鸣喇叭,容易给学生造成伤害,破坏了学生安静的学习环境。


  二、中小学生交通安全问题存在的原因


  (一)政府、职能部门、学校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政府没有完全发挥协调督导作用,致使各项制度流于形式;职能部门没有发挥职能作用,把学生交通安全工作作为本职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学校对学生的交通安全重视程度不够,重学生学习成绩,轻学生交通安全,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措施落实不到位,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不经常开展,即使开展也是形式化现象比较突出,实际效果不明显,造成学生交通安全意识低,不能安全保护自己,杜绝事故伤害。


  (二)学生交通安全意识淡薄,行为随心所欲。学生们普遍存在交通违法现象较多、交通安全意识淡薄的现象,学生突然横穿马路、违法骑自行车、乘坐违法车、互相搭载等现象屡见不鲜,学生的交通安全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三)家长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淡薄。在学校门口,当随即问及学生家长用无牌摩托车、农用四轮车等车辆接送孩子时,是否担心安全时,很多家长抱着侥幸心理的回答令人吃惊,在很多家长眼中,为了省钱、省事,宁可牺牲安全,也违法载人拉人,还有很多家长认为大家都是用这种方式接送自己的孩子,从来没有出过事。还有接送学生时间段,个别家长忙于农活或其它家务,不能及时接送孩子,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家长就往往委托隔壁邻居,亲朋好友顺便捎带,于是,摩托车超员现象自然而然发生了。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大多家长只是视而不见,不闻不问,这种态度,恰恰反映了很多家长交通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的淡薄。


  (四)交警部门对校园周边接送学生车辆违法存在管理手软现象。在中小学校放假期间,由于警力受限,一所学校只能派出2-3名警力,民警忙于疏导、指挥交通,而无暇顾及违法行为的查处,加之部分家长认识上存在误区,对交警执法不理解,不配合,导致民警出现畏难情绪,甚至害怕引发群体性事件,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放任了摩托车超员、无牌无证、农用三轮车违法载人等违法行为。久而久之,学生放假期间交通违法泛滥,安全隐患增大。


  (五)宣传思路狭窄形式单一。在实际工作中,即熟悉交警业务又熟悉教育理念的公安干警并不多见,干警在开展校园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时,宣传手法往往缺乏创新。上交通安全法制课、作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报告、播放电视光盘和图片展览几乎是可供选择的为数不多的几种宣传方式。民警讲的口干舌燥,学生听的无精打采。而且在制作相关宣传资料的时候,由于对在校学生的心理,年龄,文化、生活背景缺乏精准的把握,把对成年人的宣传材料照搬到校园宣传当中来,某些宣传光盘、图片内容过于惨烈,已超出了中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导致宣传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三、加强护校安园工作的有效措施


  (一)强化领导,三方联动聚合力,形成齐抓共建工作机制。交在县政府的协调下,成立了交警、教育部门和学校负责人参与的工作领导小组;交警和教育部门要广泛听取校方对护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探讨制定工作措施,形成对护学工作意见。交警部门按照“队校共建、一校一警”的工作模式,形成了交警、教育、学校“三方”协力,齐抓共建护学工作格局。


  (二)与家庭联动,创新家长交通安全教育平台。家长驾车接孩子的人流量与车流量造成的交通安全问题以及多数家长的交通意识淡薄,交警部门想方设法,不断创新家长交通安全教育方式,在创建交通安全学校的基础上,积极与学校联合通过创建“学生家长教育基地”的方式,定期邀请家长到子女所在的学校学校召开“家长会”,向家长汇报学生交通安全教育与管理情况,大大增强了学生家长的守法意识和配合交警部门做好秩序管理的积极性。


  (三)强化中小学生交通宣传,提升安全意识。一是结合 “牵手平安行”活动,落实有效措施,强化全社会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升全民交通法律法规观念和交通安全意识,自觉遵守交通法律法规,文明参与交通,杜绝事故伤害,做文明交通参与者。二是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学生交通安全列入学校的重要工作,制定详细具体的工作意见,加强工作指导,确保各项加强学生交通安全的工作措施落到实处。三是加强与辖区中小学校沟通协调,进一步完善学校交通安全教育措施,丰富交通安全宣传模式,针对中小学生的喜好,因地制宜的采取适合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强化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使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工作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提升学生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四)采取错时进出,实施有效分流。在护学工作中,为了确保学生上下学期间道路交通安全,防止学生家长接送车辆“扎堆”现象,交警部门要积极与教育管理部门主动协调,综合考虑辖区各学校所在的详细位置、校舍间距离、接送车辆密集程度等因素,按照“先低年级后高年级、错开时间分门进出”的思路,创新推行“错时上放学”法。在错开上、放学时间的同时,又采取不同年级学生走不同校门进出的办法,有效地降低和分流了高峰时段学生流,达到了缓解交通压力、避开交通高峰的良好效果。


  (五)综合治理校园周边,规范道路交通秩序。针对中小学校周边交通状况,以及高峰时段机动车与行人争道抢行、车辆乱停乱放、摆摊设点易造成交通拥挤等实际情况,按照“齐抓共管、整体联动、标本兼治”的原则,联合城建、工商、城管等相关部门进行综合治理,加强学校附近的道路管控,净化校园周边通行环境。

(责任编辑:袁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