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Road Transport Academy
[江苏]京沪高速公路王兴枢纽匝道事故隐患分析
来源:中国道路运输网在线通讯员 淮安交警高速一大队 张云淼 2016年6月15日15:8

  2011年以来,京沪高速王兴枢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163起,造成7人死亡,14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300余万元。王兴枢纽年年名列高速一大队辖区重点隐患,细致排查且年年整改,但是事故没有明显下降,事故多发的成因到底在哪里?笔者尝试做一探析。


  一、基本情况介绍


  京沪高速王兴枢纽位于京沪高速公路淮安段819公里处,是连接G2京沪高速与G25长深高速的特大型互通枢纽,道路车流量大、交通繁忙。据统计,平峰期间每天由京沪高速经王兴枢纽进入长深高速的车辆近万辆,由长深高速经王兴枢纽进入京沪高速的车辆达1.5万辆以上。平时以大型客车、载货汽车和危化品运输车为主,节假日以小型客车居多,高峰期间每天往来车辆可达7万辆次。


  2011年以来,京沪高速王兴枢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163起,造成7人死亡,14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300余万元。分析表明,发生事故的车辆主要是大型货车和危化品运输车,事故形态为侧翻事故或单方撞护栏事故,均表现为车辆进入互通匝道后撞击护栏,大型货车在撞击护栏后发生侧翻,连车带货翻于路外护坡或边沟内,轻则造成车辆和货物损失,重则造成车毁人亡重大道路交通事故。


  对于此处的交通事故隐患情况,大队历年来高度重视,每年都将该路段作为重大道路交通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和治理,相继采取增设提示标志、铺设减速带、增加夜间照明装置等措施,提示经过此路段的驾驶人注意安全、谨慎驾驶。同时,在勤务安排上,大队要求民警对此路段加强巡查守护,做到重点盯防。在此基础上,大队也多次致函京沪高速公司淮安管理处和京沪高速路政支队、大队等相关单位,要求对王兴枢纽互通匝道安全隐患进行整改,有关单位整改后也答复大队该处路段完全符合国家法定技术标准。


  为加强对该枢纽事故隐患的科学研判,2014年5月23日,大队特聘专业测量机构对京沪高速王兴枢纽互通匝道开展定量测绘。测量机构对互通匝道的坡度、宽度、高程、转弯半径、转角、仰角等技术参数一一测量,在形成测绘数据后认为,该处路段确实符合国家技术标准。


  二、事故多发原因分析


  既然王兴枢纽匝道在设计施工时以及后续使用中始终符合国家相关技术标准,为什么在此路段事故依然多发呢?我们结合该处路段的道路状况和驾驶人的技术状况综合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王兴枢纽互通匝道弯道急、转弯半径小。我们以长深高速由东向西方向进入王兴枢纽互通匝道为例,车辆从长深高速连云港方向过来,转入京沪高速时,进入互通匝道后需要先向右再向左连续转向45度角才能继续往京沪高速方向行驶。车辆在转向的过程中,会产生离心力,并且车速越快、转弯半径越小,所产生的离心力就越大,尤其是装载液体的危化品车和所载货物的重心容易偏移的大货车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速度控制不好很容易发生侧翻。2013年 1月5日14时20分许,鲁某驾驶苏GC8993号重型厢式货车(所载猪肉悬挂在车厢内),沿长深高速公路由东向西驶入王兴枢纽互通匝道时,由于车辆转弯时速度过快,所载猪肉整体摇晃,导致车辆重心随之偏移,驾驶人操作不慎,车辆撞刮公路护栏后翻下护坡。事故造成驾驶人死亡,副驾驶受伤,车辆、货物及公路护栏损坏。


  二是王兴枢纽互通匝道路面狭窄。王兴枢纽互通匝道路面采取单向单车道设计,即同一方向只有一条行车道和应急车道,行车道宽4米、应急车道宽3米。驾驶人驾驶车辆在相对狭窄的路面上行驶,留给驾驶人的操作空间和纠偏空间相对较小,这种情况对于动辄十几、二十几米长的重型半挂牵引车在过弯道时对驾驶人的考验更大。当驾驶人意识到危险时,碍于路面限制,没有足够的操作空间,就不能及时将车辆调整回安全状态。2016年1月1日08时20分许,孙某驾驶黑BJ8840号重型半挂牵引车(黑BN750挂号重型平板半挂车)沿长深高速公路由东向西进入京沪高速公路王兴枢纽互通匝道,撞击公路护栏后翻下高速公路护坡,事故造成驾驶人死亡,车辆、货物及护栏损坏。此车全长18米,当时车载50吨货物,事后据副驾驶姚某反映,当他们驾驶车辆进入王兴枢纽互通匝道时,发现车辆速度过快,转弯又比较急,意识到可能会发生危险时,想拉回方向增加车辆转弯半径,碍于路面狭窄的限制已经没有操作空间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事故发生。


  三是王兴枢纽互通匝道路面坡度大。王兴枢纽互通匝道分别横跨京沪高速与长深高速,车辆进入匝道后爬坡高度达到45度角。由于路面仰角过高,对于重型载货汽车尤其是那些超载大货车来说,为了顺利爬坡,驾驶人势必要加大油门,提高车辆速度,车辆速度提高后突然遇到互通匝道转弯半径小,路面狭窄,多重原因叠加,很容易导致车辆失控撞击护栏。由于路面坡度大又造成匝道两边的护坡和边沟较深,王兴枢纽互通匝道路面与边沟底部的垂直高度最高达到14.5米,这样的高度,一旦车辆侧翻于边沟内,客观上又加大了事故的损害后果。


  三、整改建议


  对于没有驾驶经验的新手或不常跑京沪线的司机来说,每一次通过王兴枢纽无疑是一次考验,在速度、载重量、转弯时机等方面,都要控制好,哪一方面没有协调好,就会引发事故。道路设计、施工符合国家技术标准固然好,但是驾驶人的驾驶技术、经验没有达到“国标”,车辆操控和使用没有达到“国标”,引发事故就是必然的。因此,为预防和减少王兴枢纽互通匝道交通事故,我们建议:


  1、拓展王兴枢纽互通匝道路面宽度,提升车辆通过匝道时驾驶人的操作空间。


  2、对王兴枢纽互通匝道进行改造,加大车辆通过匝道时的转弯半径。


  3、在进入枢纽匝道前的路面增设震荡带和减速板提醒过往车辆降低速度,确保安全通过。


  4、对枢纽匝道的护栏和立柱进行加高加固,必要时可设置高强度防撞墙。


  以上,几条建议需要提交安监、路政等政府部门和京沪公司乃至省交通控股深入论证研究,针对当前人、车都不能100%完全达标的情况,我们的高速公路在“达国标”的基础上能不能“超国标”,以更大的安全系数为短板兜底呢?

(责任编辑:袁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