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Road Transport Academy
上海正先电子站牌:公交大数据“互联网+”运用
来源:中国道路运输网 2015年12月3日5:18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5年07月23日在京发布了第36次全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互联网普及率为48.8%,我国网民总数已达6.68亿人。使用手机上网的达69.2%,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而在全球范围来看,预计到2016年会有190亿不同设备连接到互联网和物联网上。

  是的,大数据真的来了!大数据的到来为我们带来了庞大而复杂的大数据集,现有的数据库管理工具又难以进行快速地分析和处理。大数据技术正是在这种环境下应运而生。如同所有新技术一样,大数据的诞生也要经历从概念、到研究、落地等过程。不仅是政府、大型企业、IT巨头、互联网企业等,也包括一些开发者都在思考:大数据到底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机遇?

  上海正先电子站牌市场部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表达了自己对于大数据的理解。上海正先电子站牌市场部负责人表示,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不是我们想不想、愿意不愿意的问题,而是我们必须要主动迎接它。否,则我们真的是不可能知道自己明天在哪里,这是非常严峻的形势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离生活最近就是出行,从以往传统的公交站牌到现在新型电子公交站牌,这就让智能交通成了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是先行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地方越重视智能交通站牌建设。畅通便利的城市交通正在成为智慧城市走向现实的突破口,从而不断提升百姓的获得感。这种获得感从何而来?

  上海正先电子站牌市场部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在社会公共生活和日常出行中占主导地位,因此公共交通系统正在往智能化、人性化方面发展,其中智能公交电子站牌的建设即是一个重要的便民化举措。上海正先智能公交电子站牌目前运用到国内很多在小城市,电子站牌上展示出了多条公交车的行驶线路竹节图,公交车正在进站、离你所在站点还有多远距离、还有几个站等信息一目了然。此外,每辆行驶的公交车及线路图上还标识有多种颜色,实时公示公交最新信息,方便乘客等车时心中有数。”

  或许对广大市民而言,城市公交运行监测系统只是一个高技术词汇,但是,模式下城市公交站牌的变革所带来的便利将实实在在惠及每一个人。避免盲目等待,为市民出行大大提供了方便。

  “互联网+”公交站牌:大数据挖掘公交线路

  市民在等公交车的时候,往往会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自己等的这一趟公交车到底什么时候来,因为没有时间提示很容易让人烦躁,有时同时多辆公交车到站,可能擦肩而过都没注意到,有可能还会等上数十分钟。

  上海正先电子站牌市场部负责人分享了如何通过“互联网+”助力城市公交。每辆公交车上安装一个GPS车载终端,车载终端将位置等信息通过移动网络GPRS发回调度中心服务器,调度中心服务器上安装的调度软件处理并分析这些数据,且将离X站台最近的车辆位置通过移动网络GPRS发至X站台,X站台上有信息接收处理端,进而处理并显示出“下一辆车距本站还有X站”等类似信息,当然如果需要,还可以显示更多信息。

  上海正先电子站牌市场部负责人介绍智能公交电子站牌功能特性:1、LED条灯实时显示:显示本条线路本站台行驶方向的所有车辆所在位置;2、自动实时获取并显示“天气预报” “日期”“时间”信息;3、动态显示各线路离本站最近的车辆位置。如果该线路到停运时间,也会显示出来;4、显示公交公司通告、公益广告、商业广告等;5、语音播报功能:通过电子站牌上的喇叭播报车辆位置,通常是播报“XX路车即将到站”;6、站台监控功能:公交站台来往人流大,站台边进出公交车辆频繁,站台监控录像可以起到以下作用;7、实时抓拍各站台图片,监控站台客流量,实时调派车辆,提高公共交通效率;8、监控录像可保存3~10天,可针对站台乘客纠纷进行监控、取证;9、监控录像可针对站台边进站车辆的进出站超速、压站行为、过站不停进行监控、取证。

  上海正先电子站牌依托公交的大数据技术平台,提升现有公交服务体验,助力公交都市建设。据介绍,上海正先电子站牌已经覆盖全国四十多个城市,每天服务数百万人次,是国内首屈一指的“智能公交站牌出行平台。依靠这一平台,可以利用电子公交站牌获取出行需求,在资产利用、效率提升上,未来将通过乘客精准定位出行需求,用“互联网+”建立用户实时反馈评价机制、乘客满意度调查,有效提升城市公交系统的服务质量和乘客满意度。

(责任编辑:姚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