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Road Transport Academy
[江西]九江县交警“三强化”开展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来源:中国道路运输网在线通讯员 刘礼平 陈俊杰 张舜 2014年8月14日15:53

  根据省厅、省总队以及市支队的部署安排,九江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深入开展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活动,全力做好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切实打造好九江县辖农村道路交通良好环境,预防涉农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强化领导,慎密部署,确保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保障有力

  九江县交警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通过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全面排查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并拿出治理措施,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治理。通过强化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普及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及时消除事故隐患,预防重大以上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实现九江县辖农村道路畅通、秩序井然、违法减少、事故下降的良好局面。

  (一)成立领导小组。由县公安局党委委员、交警大队长干崇生任组长,副教导员曹强任副组长,治安科全体工作人员、县城、洗心桥、狮子、大塘、江洲中队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治安科,副教导员曹强兼主任,治安科长吕敦钰为副主任,负责组织协调相关工作。治安科以及辖区各中队负责工作的推动落实,每周上报工作进展情况。

  (二)制定工作方案。经过专题会议研究,结合辖区农村道路交通实际制定详细工作方案,建立健全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责任落实机制、应急反应机制,以预防为主、强化安全监管,有效防范和遏制重大以上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通过认清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长期性、反复性和艰巨性,提高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根据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推动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形成“各司其职、各尽其能、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三)全面部署工作。按照统一部署,结合各中队辖区实际情况,以“自上而下、循序渐进、突出重点、以点带面”为原则,开展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各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通过加强农村道路隐患排查治理、加强农村地区车辆安全管理、加强农村地区道路巡查管控、加强宣传教育,确保工作取得成效。同时,领导小组加大对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巡查、督导力度,对于未排查出隐患而发生重大责任事故,则进行责任倒查,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二、强化宣传,营造氛围,确保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走过场

  农村道路由于路线多、里程长、面积大、涉及范围广,存在的安全隐患类型也多样,既有建设施工管理不力引起的安全问题,也有养护管理疏漏造成的质量隐患,既有工程防护设施短缺存在的行车安全隐患,也有人为操作失误发生的安全责任事故。为此做好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应做到整治与宣教相结合,不走过场,不走形式

  (一)组织县级联动,拓展宣传教育。适时向县政府请示,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通过县级联动做强阵地宣传,在乡(镇)、行政村、单位、学校建立专兼职交通安全宣传员制度,在行政村、学校、企业和公共场所增设宣传橱窗或板报,在重点集镇和学校设立宣传教育活动室,扩展交通安全宣教阵地。同时不断创新交通安全宣教的思路和方式,针对农村地区道路交通特点,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利用农村广播、有线电视、交通宣传车讲解交通安全知识、播放交通安全专题宣传片、编发通俗易懂的宣传资料等方法,增强村民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督促村民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确保农村道路安全畅通安全。

  (二)深入县乡集镇,强化传统宣教。通过组织宣传民警在农村道路沿线集镇、村庄、客运企业、学校以及村民密集地点散发交通安全宣传单、播放交通安全宣传片、展出交通事故宣传展板,在农村道路沿线建筑物墙体刷写宣传标语、悬挂横幅等方式,开展各类道路交通安全宣教活动。同时积极争取乡镇党委政府支持,联合司法、派出所等部门,组织乡镇机动车驾驶人、学生群体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培训活动,宣讲交通法规和安全出行常识,通报近期客运交通事故案例,大力宣传超速、超员、超载、疲劳驾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性,全面增强广大交通参与者的道路交通法制意识和安全意识,从而自觉抵制和举报严重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共同营造和打造安全畅通、和谐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

  (三)依托宣教阵地,强化媒体宣传。充分发挥宣教阵地作用,通过在驾驶员三小时审验学习教育基地、违法处理室、交通事故快速处理中心、车驾管服务窗口等地点展出交通安全事故案例宣传展板、播放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光碟、宣讲交通安全行车常识等形式,提高驾驶员安全行车责任意识。结合“五进”活动,深入农村、社区、学校、企业以及家庭开展面对面宣传教育活动。并通过报纸、电视、广播、内刊等新闻媒体和互联网、微信、微博等新型媒体广泛宣传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同时通过邀请记者现场采访、随警作战以及微信微博及时转播等形式,努力提高社会各界对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知晓率,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不断赢得人民群众对公安交管工作的信任,从而营造浓厚的宣传教育氛围,警民协作共同确保道路交通安全畅通。

  三、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取得成效

  各部门充分认识到做好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通过齐心协力、密切配合、认真履行职责,共同做好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一)加强农村道路隐患排查治理。根据辖区道路交通管理实际以及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特点,通过建立起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督促各辖区中队在日常巡逻中及时发现隐患、即时上报进行治理。定期组织民警对县辖农村道路进行隐患排查,重点针对事故易发路段、时段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大排查行动。特别是把辖区农村岷山、朗山、长山、面阳山等危险山区路段作为重中之重来管控排查。对排查出的交通事故多发点段和隐患处,增设路口标志、警告标志、减速板等安全防护设施。并认真查找引发交通事故多发的原因,对其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制定出整改建议和措施,明确整治目标和责任单位。按照交通事故预防工作要求,坚持边排查、边整改的原则,对能够解决的问题,通过调整警力部署、强化路面管控等措施全力解决。涉及相关责任单位的,及时上报县政府,协调有关部门,按照职能分工,明确责任,会同安监等部门向有关责任单位逐一下达交通安全隐患限期整改通知书。

  (二)加强农村地区车辆安全管理。重点对县辖农村地区现有的3400余辆微型面包车以及23辆校车(已核发校车标牌9辆,其余车辆因正在核查、整改校车运营线路尚未核发标牌)进行集中摸排和汇总,及时准确掌握新增车辆及其驾驶人的基础信息,进行登记造册,健全基础台帐及完善待查信息,确保对农村面包车辆及驾驶人的动态化监控到位,确保详细掌握辖区内校车数量、车辆所有人、驾驶人、运行时间、行驶路线等基本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此外,深入集贸市场、学校周边以及超市等微型面包车出入较多的场所,严厉查处面包车辆超速超员、人货混载、违规拉客、违规拉货和酒后驾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并对车容破损、老旧、没有及时年检以及达到报废标准面包车上路行驶等情形依法查处,确保不漏管、不失控。同步推进农村面包车核载提示牌的粘贴工作,由交警大队统一印制张贴提示标志,各辖区中队负责农村微型面包车张贴提示标志工作,新上牌的农村微型面包车则由车管部门负责张贴,确保工作成效。积极沟通联络教育、安监、运管等多个部门,定期走进全县包括农村地区在内的150余家中小学校、90余家幼儿园,对校车的具体情况进行摸排,对驾驶人的资质等方面存在隐患问题的,一律取消其接送资格,坚决从源头上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

  (三)加强农村地区道路巡查管控。结合农村道路交通特点,加强路面巡查管控,严厉查处酒后驾驶、超速行驶、疲劳驾驶、逆行行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结合酒后驾驶行为发生的规律,组织各农村中队民警在各辖区集镇酒店、餐馆、饭庄必经路口和车流量较大的道路上设置临时检查点,加强对酒后驾车违法行为的检查,预防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在辖区范围内广泛开展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集中整治行动,以宣传教育、源头管理、隐患排查、路面治理为契机,及时发现、查纠微型面包车、短途客车、低速货车超员载客、违法载人、无牌无证、酒后驾驶等违法行为,保障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有序。以农村交通安全集中整治工作为突破口,严格机动车驾驶人及车辆安全管理,不断落实农村交通安全管理措施,夯实农村交管工作基础。充分联动乡镇干部,在赶集、庙会、节假日、婚庆典礼等重点时段,组织协调乡镇、村委会和村民小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员加强对农村面包车、接送学生车辆的源头和动态管控。强力推进、全面履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职责,路面见警率和管事率大幅提升,形成了上下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使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明显下降。

(责任编辑:杨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