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接处警效率,提升公安交警在群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根据支队有关文件精神和要求,常德交警直属四大队采取多项措施,切实加强和规范交通事故接处警工作。
一、抓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严格落实工作责任,明确接处警工作第一责任人,并逐一签订责任状。建立完善以接处警满意度为导向的绩效考核机制,进一步加大接处警工作在精细化考核中的比重,细化接处警速度、现场调解率、“三项规范”执行情况、群众满意率等考核指标。针对前期接处警勤务机制改革,专门召开民警座谈会,听取各部门工作推进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对下一步工作进行研究探讨。围绕城区接处警工作重点,专题组织再协调、再会商,并制定了《交通事故接处警工作规范》,明确接处警职责分工、工作要求,加强内部接处警协调衔接。
二、抓勤务改革,优化工作机制。进一步优化城区交通事故接处警机制,畅通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及时通报勤务安排,有针对性地部署接处警工作。事故中队值班领导集中办公、坐堂带班,负责城区接处警指挥调度,防止出现推诿、扯皮。调整勤务时间安排,增加早高峰时段叠加处警警力。事故中队配置两档处警警力,负责处理伤人以上、重大经损、疑难事故及早晚高峰时段共同处警工作。建立每周事故警情分析研判制,事故中队根据警情研判进一步加大事故多发点段和易拥堵路段的巡逻管控,一旦有报警,巡逻执勤警力就近先期处置,实现“接警快、反应快、处置快”。
三、抓教育培训,提供素质保障。充分依托网上学习平台、“每周一练”大练兵等活动载体,有针对性地组织民警学习交通管理法律法规、交通事件常见警情处置、接处警工作实施细则、接处警着装携装、语言行为规范等内容,并专门开展接处警知识理论考试,真正做到接处警规范入心、入脑。同时,通过事故民警下沉到各中队传帮带、邀请支队业务部门集中授课、建立每月事故处理工作例会制,加强对民警接处警、事故处理、群众工作等实战培训,确保人人能处警、人人处好警。结合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活动,提高民警接处警工作自觉性和主动性。
四、抓服务形象,创新便民服务。坚持以民为本、服务前置,建立事故处理联系卡制度,落实接处警民警首接责任制,民警现场处警完毕后向事故当事人发放印有咨询电话、联系民警、事故处理地点、处理程序等内容的联系卡,方便当事人处理事故。加强与120急诊中心、医院急诊室以及保安公司的沟通协调,完善120急救指挥调度体系,畅通“绿色通道”及时救护伤员,并实现交通事故拖车、施救等相关费用标准化、阳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