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运输网 >> 互动中心 >> 通讯员专栏 >> 正文
[江苏]略论学习《讲话》精神、致力共筑“中国梦”
来源:中国道路运输网在线通讯员 宋立群 2013年11月22日9:24

   在新时期,建设“美丽中国”,致力共筑“中国梦”,已经成为亿万中国人民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心声及自觉行动。同时,也是高举改革发展旗帜不动摇,与时俱进促提高的时代要求、发展需求和自身追求。作为一名政工干部,必须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身体力行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及《讲话》精神,致力有所作为,无私奉献。本文,结合宜兴交通科学发展的实际,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作如下阐述。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实现“中国梦”的重要论述及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的决心和信心,而且极大地升华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使党的执政目标、执政宗旨、执政遵循和执政方略又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为此,只有,把思想和认识高度统一到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及《讲话》精神上来,才能更好地肩负党所赋予的新的历史使命,更好地履行党的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宗旨和职责,在学习中提高,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完善,在完善中充实,在充实中提高。基于以上观点,必须从三方面提高思想认识。

  深刻理解实现“中国梦”的理论内涵、目标任务

  党的光辉历史和成功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实现“中国梦”,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中国各族人民为之奋斗的共同目标,并且赋予了丰富的理论内涵和目标任务。这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党的十八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任务和发展目标的科学概括。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实现“中国梦”的重要论述及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高屋建瓴,十分精辟,指导性强。特别是,把“人民幸福”纳入“中国梦”的基本内涵之中,使之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一道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奋斗目标,这是对我们党的执政宗旨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对于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与此同时,要深刻理解:“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等重要理论内涵的精要,从更高、更广阔的层面上,加深对党的执政宗旨呈现出更加丰富内容的精神实质理解和掌握,使之更好地指导工作实践。

  深刻理解实现“中国梦”的时代价值和发展动因

  在当代中国,实现“中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亿万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声、期盼和为之奋斗的科学发展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在中国经济总量达到世界第二位并继续向前跃升的特殊时期,多次强调并系统阐述的“中国梦”理论,充分体现了肩负国家和民族重任的使命担当,完整展示了统筹中国和时代发展全局的战略智慧,已经成为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强大动力,已经彰显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人类社会作出较大贡献的时代价值和发展动因。“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是与时俱进、务实创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进一步深化和辩证统一,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不竭动力,更是为我们“高举旗帜向前进、克难求进促发展”,开拓了新的视野。历史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每一次历史性飞跃,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之“矢”射中国实际问题之“的”的结果,每一次理论创新和成功实践,都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完善和提升。要深刻理解:“中国梦”,彰显了当代中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新引擎。“中国梦”,是当代中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理想追求和发展动力,从根本上规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前进方向。实现“中国梦”,是一个不断渐进、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不断实践的时代课题,需要在实践中,充分运用“中国梦”理论,指导工作,创新有为,多作贡献。

  深刻理解实现“中国梦”的发展路径和根本保障

  在新时期,万众一心共筑“中国梦”,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深化改革发展的时代必然要求和发展需求。旗帜就是方向,道路就是目标,发展就是责任,保障就是活力。深刻领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这个“中国梦”的理论精髓,对于我们更好地明确和深刻理解“中国梦”的发展路径,以及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根本保障,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基础和发展动力。这就需要:进一步增强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髓内涵的深刻理解;进一步增强对“强国才能富民,没有人民富裕,发展就不算成功;没有人民幸福,复兴就不算完成”的深刻理解;进一步增强对“三位一体”的实现“中国梦”必由之路和发展路径的深刻理解;进一步增强对实干兴邦的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障的深刻理解;进一步增强对“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的深刻理解;进一步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的“三个自信”的深刻理解;坚持求真务实,把握发展基调;坚持因地制宜,把握发展导向;坚持勤勉工作,把握工作节奏;勇于攻坚克难,善于开拓创新;脚踏实地的把各项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来,为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理想而不懈奋斗。

   在新时期,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政治保证、思想保证和发展要求,必须坚持:高举旗帜抓导向,求真务实抓落实,完善举措抓突破,创新实践抓成效。就宜兴交通的实践而言,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坚持“三个注重”、致力“三个服务”。

  ——坚持理论武装,致力服务大局。近年来,宜兴市交通运输局坚持结合宜兴交通实际,因地制宜,紧扣科学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事业大局,致力构建现代化的交通综合运输体系,大力打造“人民满意交通”,先后广泛开展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群众路线教育”等活动。特别是,坚持用“中国梦”理论教育广大干部职工群众,坚持用理论武装指导工作实践,用实践成果检验工作成效,在交通“两个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新成效。先后荣获“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单位”、“江苏省文明行业”、“无锡市创先争优先进党组织”、“江苏省交通运输行业工会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

  ——坚持科学发展,致力服务社会。坚持把实现“中国梦”的具体实践融会贯通在建设“美丽交通”的科学发展之中,为地方经济的科学发展、持续发展增添了交通活力,发挥了交通“先行军”的先导作用和保障作用。坚持抢抓高铁发展新机遇,强势推进交通公路重点工程建设。今年重点公路工程项目共有11项。其中,续建公路工程有范蠡大道、滆湖东路、阳灵隧道3个重点BT项目和蜀浦路工程;新建公路工程有104国道洑东段、川善线改线等7项。今年以来,各项交通重点工程强势推进,预计,到年底均能够按计划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凸显了“生态公路”、“旅游公路”的效应,经过不懈努力,全市旅游干线网络进一步完善,宜兴快速环线路网雏形也初步显现。

  ——坚持持续发展,致力服务民生。今年来,坚持紧扣“美丽交通”建设大局,大力推进宁杭高铁宜兴站、城乡公交等“惠民实事工程”建设,用便民、惠民、利民等优质服务举措,来普惠民生,让广大市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福祉。宁杭高铁自今年7月1日开通并投运以来,著名陶都宜兴融入和跻身了“长三角经济都市圈”、“高铁城市群”,极大地方便了广大市民外出和中外游客到宜兴旅游观光。统计数字显示,宁杭高铁宜兴站,今年中秋小长假、“十一”黄金周期间,分别安全发送旅客客运量达2.7万人次、7. 5557万人次。今年10月1日起,宜兴全市79条城乡公交线路全面投运,这标志着宜兴由城区公交、城乡公交、镇村公交三大“线网”组成的城乡共享、相互衔接、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的“大公交”网络基本实现市域“全覆盖”,老百姓出行将更加安全便捷,等等。

  综上所述,学习《讲话》精神,建设“美丽中国”,致力共筑“中国梦”,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渐进、不断创新、不断提高的系统工程,必须把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为民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因势利导、结合实际,用科学理论指导工作实践,凝心聚力、激发正能量,开拓创新、展示新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这就是:本文探讨之目的。

(值班编辑:杨艳梅)
最新通讯员新闻
信息检索
关键字
类  型
新闻阅读排行
本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更多>>运输刊物订阅
更多>>精品车辆
新闻回顾
更多>>专题新闻
更多>>通讯员列表
更多>>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