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早晨,来凤县旧司乡新峡库区码头,一艘渡船刚刚驶出码头,就被县海事执法人员责令返回,原来是船上有一人没穿救生衣。“有一件救生衣破了,不能穿,我又没超载。”渡工一脸无奈。“那你就要少载一人!”执法人员斩钉截铁地说。
连日来,来凤县海事执法人员与乡镇水上交通管理人员一起,在全县通航水域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行动,重点做好“三查三落实”,筑牢冬季水上交通安全网。
查救生设施,落实应急防范。海事部门对全县34只渡船的救生衣配备情况进行了全面清理,责令5只渡船补齐缺失救生设备,督促渡工船主认真落实冬季防雪、防冻、防滑、防雾等各项安全保障措施。乡镇水上交通管理部门密切跟踪辖区水情及天气变化情况,遇有辖区航道险情以及大的气象变化,及时通知河道、码头所在村委会,广泛宣传告知船员、乘客,并做好应急处置准备。
查水位水情,落实渡运管理。入冬后,河道水位降低,渡船在一些码头无法停靠,只能启用临时码头。海事部门坚持每天一次例行巡查,建立渡船、渡工、航道动态档案管理。乡镇在赶集日等人口流动集中时段、特殊气候条件下安排专人值守临时码头,采取定人、定河道、定船舶的“三定”方式,跟踪监测危险河道,监管营运船舶,维护渡运秩序。在1月4日该县启动IV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预案时,全县二百名乡村干部轮流值守在35个码头、巡查在126公里通航河道,逐河、逐渡、逐船排除安全隐患,完善船舶和渡口安全设施,清扫码头积雪35处,帮助群众安全过河123人次。
查违规行为,落实安全责任。进一步落实县、乡、村、船员四级安全监管责任,加大水上交通“打非治违”工作力度,跟踪监管船舶渡运情况,严禁不适航船舶、不适任船员参加冬季水上运输,及时查处渡船超载等各类违规违法行为。今年以来,共出动执法人员22人次,执法车辆17车次,检查船舶69艘次,整改隐患4起,现场纠正违规行为6次。水上交通运输连续14年无责任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