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兰县位于黑龙江、松花江、牡丹江三江会合处。公路是这里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省国道哈同贯穿县城。
近几年,依兰县出现了一种交通怪现象:要么有车牌但不挂车牌,要么根本就不落户起车牌,要么只挂前面车牌不挂后牌。车辆不挂牌照给交通违章和交通肇事逃逸带来很大便利,因此助长了犯罪分子的侥幸心理;此外,车辆不起车辆牌照也给国家带来巨额的税收损失。今年下半年,依兰县公安局局长王庆丰、政委赵朝贵等领导班子上任后,对这样的“交通怪现象”非常重视,并制定措施严肃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
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工作
按照支队《关于加强哈市集中整治国省道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宣传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依兰县交警大队认真组织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工作。
一是加强客运站交通安全宣传工作。在集中整治期间,交警大队每天在客运站设驻站民警4人,从早上5时30分至18时,对每一辆出站车辆和驾驶员进行严格的检查登记,对不符合驾驶资格、记满12分、未参加临时检验的车辆和驾驶员坚决取消从事营运资格,每天发放宣传单近4000份,全天滚动播放宣传光盘,悬挂20条交通安全宣传标语,摆放宣传展板20个,张贴宣传挂图10套。
二是加强交通安全检查服务站的宣传工作。交警大队在依勃公路古城收费站、同三公路依兰收费站设立了3处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检查服务站,利用定点执勤的方式,加大对过往车辆的宣传,在3处检查服务站严格对过往7座以上客车进行检查登记,向车辆驾驶员发放宣传单近10000份,悬挂宣传标语26幅。
三是加强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交警大队按照股队包乡镇的勤务模式,全面启动农村地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启动一辆宣传车进行巡回宣传。截至目前,共深入到110个村屯和120所学校,发放宣传单30000份,宣传小册8000余本,播放宣传光盘80场,制作宣传挂图40张,将每个村屯的治保主任聘请为义务宣传员和管理员,经过农村派出所、治保主任和大队全体民警的共同努力,使农村受教育人数达35000余人次。同时,为了加强宣传的力度,在大队门前、车管所、处罚大厅、事故处理中队各悬挂一幅宣传标语,并各设置4块宣传挂图;大队办公大厅电子屏幕每天滚动播放集中整治宣传内容;在机动车检测站设立一处事故模拟现场,直观警示教育广大市民。在同三公路达连河跨线桥护坡和依勃公路沿线,刷写10条大型宣传标语,84块警示标语,警示过往司机安全行驶。
四是继续开展客运企业交通安全隐患排查专项活动。交警大队教导员带领宣传股5名民警与客运站安全检查部门联合,深入到客运站和光宇公交车公司,集中检查客运车辆安全技术状况和检查携带危险品情况,同时对驾驶员的驾驶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对两企业的安全负责人开展了一次面对面的宣传教育,共检查客运车辆130辆、驾驶员140人,暂扣车辆一辆,查处刹车不灵一辆,已责令限期整改。在客运企业交通安全隐患排查专项活动中,交警大队共深入运输企业7家,对有关人员面对面教育312人,排查客运班线21条,下发企业整改通知书1份,强制退出运输市场车辆1辆,检查危险化学品运输车12辆,查7座以上客运车辆185辆次,通报交通、安监违法信息2人,卸客转运9人,增派警力36人。
整章建制规范行为
按照《依兰县2008年严格规范道路交通标识和电子执法行为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的总体要求,规范道路交通标识和电子执法行为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针对本单位的工作职责,制定和完善了有关工作规范、工作制度,建立了规范道路交通标识和电子执法工作长效机制,先后制定了《责任追究制度》、《从政从业行为规范》、《公开办事制度》、《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案件专办督办制度》和《监督考核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各成员单位通过联席会议制度互相沟通、相互协调配合、通力合作、重点推进,加强了日常性的工作联系,增强纠风工作的预见性和前瞻性,有效地预防和及时发现解决苗头性问题。不断加强规范道路交通标识和电子执法行为专项治理工作,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行风建设责任制,各单位认真检查本部门在此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找准症结,提出可行性整改措施,并制定长效机制,规范了本部门的工作。通过认真总结整改成果和对外宣传报道,展示了专项治理工作取得的成效,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同,为进一步抓好专项治理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要铸造一支“拉得出,打得响,过得硬”的交警队伍。交警大队充分认清当前形势,进一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确保全年建设目标实现,各单位认真学习公安部执法示范活动经验交流会议的精神,力求在执法公信力上求突破,在加强教育培训上求创新,着力健全完善执法制度,不断改进执法方式,通过科学规范的执法监督提高规范执法水平。
以建立和完善标准化为切入点,最大限度地加强公安交警队伍正规化建设。要继续坚持从严治警和从优待警,深入开展创建无违纪科所队活动,适时开展纪律作风教育整顿活动,切实解决队伍纪律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发挥指挥调度处的职能作用,提高交通指挥系统分析研判、实时指挥、高效运转的效能。宣传处、政工处要及时收集网络民声民意,倾听网民心声,接受网民投诉,正确引导舆论。
整治严重交通违法行为
新任交警大队大队长聂万春率领队伍大刀阔斧,严肃整纪。8月份开展“煞风行动”以来,交警大队采取多种措施,确保道路交通安全畅通。一是每天在依勃公路古城收费站、同三公路依兰收费站、达连河收费站设立4处集中整治检查服务站,采取每天三班倒、换人不换岗的方式,24小时对过往7座以上客运车辆进行严格检查登记,从严排查每一辆疑似违法车辆。二是严查各类交通违法行为,交警大队在同三公路双幅和依勃公路设置3处移动测速抓拍设备,从严查处超速违法行为。采取定点与巡逻相结合的勤务模式,加大对超员违法行为的取缔力度,不断加强对超载、不按规定车道行驶、疲劳驾驶、酒后驾车等严重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形成高压态势,从而遏制交通事故的发生。三是公路坚持24小时不间断巡逻,严格落实每50公里一辆警车的要求,配齐配全公路巡逻中队的人力物力,确保达到巡逻管控工作的要求,每日大队领导都亲临一线,靠前指挥,并督导检查整治工作。四是严格按照市支队下发的《同三公路严重交通违法行为联勤工作方案》的要求,每月20日~31日开展好联勤工作,严查机动车涉牌涉证违法行为,坚决将影响交通安全的违法行为发生率控制下来,有效地预防了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通过全体民警的不懈努力,截至目前,共出动警力1176人次,出动警车170辆次,检查7座以上客车1765辆次、货车2460余辆次、危险化学品车辆16辆,查处超速行驶692起、客车超员3起、卸客转运8人,查处其他违法行为1276起,向刑侦部门转交疑似车辆3辆。通过“煞风”行动的开展,交警大队有效控制了交通事故的发生,切实将道路交通集中整治行动工作抓好、抓出成效。
“煞风行动”历时仅仅一个月,交警大队就全队出警5次,共查处扣押违章车辆2832辆,扣押走私车、报废车、无牌照车等无路权车38辆,拘留49人,对违章驾驶人起到了震慑作用。同时,对周围的“说情团”也达到了无声劝退的效果。在各个交通要塞设卡检查,对违规车辆立即扣押,出警人员都关机,避免说情护短。对于个别特权单位的特殊车辆不上牌照,交警大队向县政府打报告,督促所有权单位及时上牌照。
依兰县交警大队大队长聂万春明确表示,通过集中整治,依兰县交通环境已有很大改善,但交通违法行为是常抓不懈的工作,任重而道远。在未来的工作中,依兰县交警大队坚决按照市支队《执法规范化建设任务分解表》的要求,广泛接受内外监督,不断改进服务水平,努力探索新的执法服务方式,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通过不断地学习改进,达到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工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