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Road Transport Academy
【原创】国际和国内汽车零部件“双百强”发布 面向国际化才有未来
来源:中国道路运输网 刘峥毅 2017年9月6日14:59



  9月6日,中国汽车报社独家在京发布《2017国际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榜》、《2017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榜》双百强榜。这是在全球范围内,由中国专业的汽车类媒体首次发布“以销售收入为唯一排名标准”的汽车零部件双百强榜。


中国汽车报社副社长辛宁


  中国汽车报社副社长辛宁在发布会上表示,“中国汽车整车市场2016年产销量已经突破2800万辆,今年正在向3000万辆发起冲击。在全球年汽车产销约8000万辆中,中国市场已经占据1/3强。在如此强劲的整车市场背后,汽车零部件无疑发挥着巨大的支撑作用。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汽车报社打造的全球范围内和中国范围内的汽车零部件‘双百强品牌榜’从今年开始将每年进行一次发布,并希望作为中国汽车行业一个重要的品牌活动进行广泛推广。”

  据了解,《2017国际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榜》、《2017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榜》是中国汽车报社耗时3个月进行数据统计收集、采集了500多家国际/国内主流零部件企业样本、推出来的唯一以销售收入为排名标准的榜单。

  有三点值得注意的是:首先,2017年度“双百强榜”内涉及的所有销售收入均为企业整体营收;其次,在《2017国际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榜》中,国际品牌的营收一律以2016年12月31日的汇率折算成统一的人民币发布;第三,入围的双百强企业一部分是自愿报名,一部分是主动的搜集、统计、核准,力求做到全面、公众。

  在《2017国际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榜》中,千亿级的企业有17家;有14家中国企业进入国际百强榜;同时大型跨国零部件企业呈现全球布局特点,这意味着,中国零部件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必须走国际化发展道路。在这其中,有6家中国企业通过海外并购进入国际百强榜。此外,愈早走出去的企业国际市场也呈现较好态势,如万向、福耀玻璃等等,上世纪90年代即开始“出海”,此次在百强榜中业绩也取得较好排名。

  在《2017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榜》中,千亿级企业有2家,分别是潍柴集团和华域汽车;百亿级的企业有18家。但在与国际百强榜的比较中,绝大部分入选的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产品附加值低,在研发实力、技术储备、产品溢价能力等方面都比较弱;同时产品较容易被取代,与整车的配套关系不稳定。

  同时,有相关调查发现,合资企业平均盈利比重约占10%,比我们的自主零部件企业高出2-4个百分点。在一项针对国内5.5万家零部件企业的调查中,他们的年研发投入占比约2%;与此相对的是,世界跨国零部件品牌如博世研发投入占比达到销售额的10%,德尔福也是10%,电装约8-10%。中国民族零部件企研发投入的严重不足,以致在调查的国内10万家零部件企业中,有62%年营收入不到2000万元。

  此外,一些发展势头较好的民族品牌企业,通过海外并购进入快速发展期。如中国航空汽车系统控股有限公司2010年收购了美国耐世特汽车系统,当时耐世特年营业收入20亿美金,中航入股5年后,年营业收入已经达到了38亿美金,几近翻番。另外像宁波均胜电子,通过海外收购,从此前的年销售收入几千万,发展到了目前的185亿。而反观一些隶属于大企业集团的零部件企业,却发展缓慢。如虽然上汽集团的华域汽车系统是国内百强榜上唯一两家年营业收入过千亿的企业之一,但性质上属于上汽与外方合资,不足以做参考。另外一汽集团下属的一汽富维、一汽锡柴发展较好,分别以第99位、100位进入了国际百强榜榜单。但东风、长安等企业集团都没有能进入国际百强榜的零部件企业,略为遗憾。

中国航空汽车系统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世宁



  中国航空汽车系统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世宁在发布会上介绍中航的国际化市场开拓时谈到,“要把中国汽车零部件做好,必须全球化、国际化,企业必须拥有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要做不可复制的产品,同时有市场。中航在收购海外企业后,首先,新增订单一定要排在利润的前面,以争夺市场为主;随后,利润要与新增订单同等,既要扩大市场,又要保证利润。企业的远景发展必须着眼未来,不是3、5年后的未来,而是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未来。” 同时周世宁也提醒中国企业,“一旦进行海外并购,必须对海外企业的精益生产、降低成本进行规划和管控。这点非常重要。”

(责任编辑:魏美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