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Road Transport Academy
[常州论坛]恒天易开软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严道远:模式创新驱动出行变革
来源:中国道路运输网 2017年9月29日12:12

严道远 恒天易开软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9月24日,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主办,常州市天宁区人民政府、国家ITS中心智能驾驶及智能交通产业研究院承办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常州论坛顺利召开。恒天易开软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严道远在论坛上发表演讲,以下为发言实录:

  我一直从事这个产业,2010年进入新能源产业,2013年进入分时租赁这个产业。今天跟曹总之前没有沟通,没有想到我们俩说的话题正好衔接得非常完美,曹总从产业端来告诉大家什么是分时租赁,我从客户端,从产业发展必然讨论一下分时租赁为什么会在这个时间段诞生。

  分时租赁并不是从中国创的,是一个舶来品,为什么在中国会有这么大的变化?我们分析一下成因。中国这几年出行界的发展,可以用“波澜壮阔”来形容,作为我们这样的一个早期进入分时领域,或者共享出行领域的创业团队,我们为此感到非常自豪,我们相信这个领域一定会有中国出现伟大公司的可能性,不管是不是我们,或者是现有的创业者,不管是谁,一定会成为这个行业最伟大的公司。

  分析一下成因,我们有两大要素。第一是广袤的国土,海洋面积1000多万平米,我们还有巨大的人口基数,接近15亿的人口。前段时间开玩笑,说你的婚姻叫区域性婚姻,不是全域性的。我们定义有车一族是区域性的车主,你的车在你的区域内拥有,不可能到任何地方,我们的交通工具做了某一区域内的交通出行的方式。

  为什么分时租赁在中国会大放异彩,跟高铁是非常有关系的。高铁的快速发展,使中国人的出行格局发生了重大改变,高效性让绝大多数人放弃了100公里以上的用自驾车的出行方式,100到1000公里是高铁的天下。在应用互联网领域,中国超过了世界上所有国家,可以不带钱包,只带手机,可以走遍天下。我们钱包里没有什么现金,前几天有一个段子,现在的小偷都要改行,已经偷不到现金了。

  还有几大要素,私家车的拥有率跟发达国家相比我们非常低,但是出行的频次并不低,产生的差距需要什么弥补?现在是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以及比较慢速的交通工具。交通的变革一定是缩短时间、更长的里程。为什么传统汽车做分时租赁做不了?传统汽车没有办法做这么多事,现在电动汽车可以把能量做成碎片化的,提供高频次的享受。

  以上种种因素决定了我们没有办法用西方发达国家的方式来解决中国的出行问题,中国一定有更高的集约的方式。

  我们再看一下,需求有了,怎么样满足这些需求?这是产业发生转变的根本。我们有很大的愿景,只是这个行业未来的发展,一个愿景,一个可能性,但如果是来自客户的需求,只要满足他就能做起来。有几大数据,一个是3.6亿持有驾照的人,1.46亿辆私家车,有超过2.14亿的人有照无车,这个怎么办?我们在座的各位,都是从全国各个城市来的,到了这个城市还得打车,还得租车,还得用其他的出行方式到达这个会场。再去看我们有本一族,还有哪块是我们的客户?买不起车的,养不起车,但是会开车的人,叫本本一族,还有是学生和老年人。我们2016年的数据,0.8%消费者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今年易开出行的平台上6.9%的用户是60岁以上的。随着智能机的普及,60岁以上的人群对智能机认识不同之后,产生了更多的需求,这是需要满足的。夫妻俩基本都有驾照,如果想买两台车,能不能改成一台车?这也是分时租赁提供的场景。包括刚才说到的出差,商旅人士,还有上下班共同交通出行,包括周末,在目前的分时租赁领域,各个地方都是一车难求。

  从这几个方面来分析分时租赁在中国产生的土壤是顾客的需求。我们把需求找到了,再来分析需求怎么满足。光有车不行,还得找到怎么匹配租赁点、租赁站提供交通工具,给他想要的地方,这是我们做的更多的努力。数据支持我们来做这些事情,我们做了一系列的改进,围绕这个体系在做改进。

  这个领域诞生的数据,跟传统租赁比起来还是小,但是出行的频次,在当地领域来说非常高,每一秒都可以记录。在交通领域里面,这个数据还是相当可信的。不仅从车子领域来分析,对未来的交通领域,包括公共交通、公共交通布局、道路布局领域,我们已经做了很多数据性的分析,今天时间短,没有办法展开说,只能是点到为止。

  不同的交通领域,在不同应用场景下,会很好的应用。我们对于1000公里以上的只有飞机,100-1000公里以前很多人愿意开车,但是现在绝大多数人会选择乘坐高铁,到目的地去租一台车,短时间去用,把场景化的东西给取消掉了。0-3公里可以步行,女孩子一般是800米,男孩子1500米左右,再远就不愿意走了,3公里以内的距离是自行车。我们把这两个领域一叠加,发现出租车领域是3-10公里,网约车在这儿。还有一个叠加的是公共交通,国家真正大规模的公共交通一定是轨道交通,百人级的是汽车。分时租赁到底在哪个区间会帮到我们市民,帮到我们的旅游者,商务人士?在这个领域里面,我们有相当多的研究到底怎么满足他们的需求,什么样的车型、什么样的点位、什么样的价格最适合他们。

  在做分时租赁的过程中,比如供给侧的改革,原来消费没有这样的消费通道,要不然是通过低速消费交通,要不然是买私家车,但是买不起怎么办?怎么让他们购买汽车的可能性延长几年,尽可能的让他们使用电动汽车出行,还我们的青山绿水。

  出行发展的趋势,未来出行到底怎么变革?这次大会的主题,我们一直在探索这条路,到底未来电动汽车会怎么发展?汽车的发展首先是新能源化,把化石能源干掉,剩下的就是往新能源的方向发展。首先是互联网化,所有的工具,所有的交通工具,一定是通过手机,通过互联网,能够去使用它,能够去指挥它。自动驾驶,不以现在发展的意志为转移,来自人的事故率会大幅下降。电动汽车未来的发展,乃至于出行领域的发展,比如谷歌把部门分拆都比通用值钱,未来的车型一定是无人化。交通出行对人来讲,谁能提供更快速,谁能提供更便捷的服务,从目前看来,不管是出租车也好,网约车也好,3分钟之内能响应的只有我们做分时租赁的这批企业。无人驾驶最好的商用场景,就是在分时租赁,而我们一定是无人驾驶最早一批的用户。

  前面说到了为什么谷歌会做无人车这样的事情?无人车会作为第三空间存在,是在回家和工作的路上。之后就会产生大量的价值,多个人占用这台车,汽车未来的没有美学,就是个盒子,四周都是信息。打个比方,不想享受垃圾的信息,这个价格一定贵,如果享受低廉的价格,一定充斥着广告。在这个时间段里面,你所拥有的就是这个时空的权利,不会拥有车辆的产权,或者物权。之后会发现未来的商业一定是像我们这样的运营公司去主导,未来的汽车也一定是像我们这样的运营公司去主导,因为需求在我这儿,我的需求是用户的需求,我们是为客户做服务的。

  刚才说的都是利好的东西,都是很快能看到的,既然有机遇,机遇来自于哪儿?相关部门出台了很多法规和促进办法,包括我们最早一批这样的分时租赁企业,做了很多推进,包括对用户行为习惯的影响,这个产业继续往前发展,但是挑战也是比较多的。各个城市的理解不同,管理也不同,包括用户体验的不同,会导致这个产业处于早期教育阶段,我相信会有一个爆发的临界点,这是需要我们从业者共同来努力,共同做这个事情。

  顶层设计,我们行业内超过2000台以上的车辆就几家而已,虽然媒体报道370多家,但是真正在这个行业能把它当成事业做的不多,所以行业自律性,包括对客户的教育,我们未来一定会成立协会做这个事情。另外是拥抱资本市场,上午媒体朋友也在问这个问题,我在解释是因为我们做得不够好,我们这个产业做得不够优秀。如果这个产业投进去3个月,就可以赚得盆满钵满,相信所有资本都拥进来了。我相信未来这个产业只要出现孜孜不断追求、不断改进的企业,这个产业一定会成为资本追逐的产业。往下走是政策支持,我们一直在呼吁,能不能改变一些东西,比如说我们跟保监会2015年合作做分时租赁保险,2016年被保监会通过,我们现在的所有保险是用户购买的时候就产生了2块钱的保险。出险的人不是因为车子的事情出险,都是因为驾驶员出险。驾驶员的驾驶习惯决定了驾驶风险高或低,未来的保费肯定因为驾驶习惯不同而发生重大的改变。从法律法规来说,分时租赁目前不属于行业管理,现在分时租赁是属于变质,我们一直在呼吁,这个行业应该纳入国家去管理,应该有一个行业去管理,否则我们也挺尴尬,遇到问题找谁找不到,这是个问题。再往下走,就是新能源行业,我们平台的标准,大家之间未来互联互通怎么做?未来的互联互通体系下的结算,消费,以及数据共享怎么做?这是要探讨的。

  这是前面说到的出行即服务,再说一下资产即服务,就是汽车即服务。这个收入,2015年的收入和2016年相比,到2030年,最大的未来收入是服务领域。也回应了刚才说的谷歌把无人车部门独立出来,绝对比通用值钱,因为未来第一大价值利润来源点是在出行服务本身,而不在于产品,产品未来都不赚钱。比如手机,大家不会想到富士康多么值钱,肯定会想到苹果值钱,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作为汽车产业变革动力的出行服务,这个产业是重新定义了汽车,到底汽车是干嘛的?汽车到底是个产品形态,是以工具的存在,是以资产型的存在,还是实际应用的存在?我们给四句话,第一是重新定义汽车这么一个产品,重新定义汽车公司,汽车公司到底是往哪个方向发展?第三是重新审视产业链上的角色定位。第四是重新思考商业模式对产业变革的意义,我们在呼吁这一点,到目前为止,没有一辆汽车是为我们的共享出行准备的。我们在用的车,基本上都是私家车,因为如此,所以我们应用过程中很麻烦,很多东西很不舒服。

  易开出行2013年进入这个领域,2010年进入新能源领域,被百人会这样的机构给挖出来,我们打造商业体系,2013年提出综合智能化运营,推出出行服务根据消费者需求把服务体系给打通。

  这是易开做的努力,已经进入全国41个城市。我们在产业里面,不管这个企业未来走向何方,至少做了几点工作。第一,教育了消费者,让这些城市认识到电动汽车不是玩具,真的是一个交通工具。第二,电动汽车不是不可靠的工具,开起来非常舒适。第三,让这个城市的用户使用习惯发生改变,刚才说了60岁以上的占了6.9%,就是这个芜湖城市。我们对这个产业,对这个体系,所产生的作用和贡献远远大于我们本身取得的市场价值。另外,城乡的二元交通,现在极不便利,来自一二线城市的人没有办法理解,易开的城市分布基本上是三、四线,没有进入过一线城市,因为我们觉得一线城市不需要我们做。我们要让这些城市的市民享受更高效、更有价值的出行服务,中国未来电动汽车产业要想壮大,靠一线、二线城市没有办法解决,因为76%的驾照在二线以下的城市,我们希望能沉在下面,把这件事做好,希望和在座的各位共同把这个产业往前推动。谢谢!

(责任编辑:魏美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