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Road Transport Academy
陈清泰:电动汽车与未来、与人类理想对接的是什么?
来源:中国道路运输网 2017年7月20日13:29

陈清泰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

    2017年7月19日,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中车电动公司、株洲动力谷联合主办的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技术研讨会在株洲举行,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在研讨会上做了主题发言。陈清泰指出,中国汽车零部件迫切需要在这轮汽车动力变革中脱颖而出,打造面向全球的国际品牌;同时,电动汽车、移动工具电动化是与未来分布式能源、智能电网、智能城市最好的对接。中国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高瞻远瞩,切不可短视。

  以下为陈清泰在研讨会上的发言实录。

  在中国电动汽车发展过程中,我非常关注一点,就是电动汽车产业链如何重组。传统汽车产业已经不能涵盖今天电动汽车的业务范畴、学科范畴,跨界技术、跨行业相互结合在这个时代变得非常重要。

  在早期传统燃油汽车上,中国自主零部件没能打一个翻身仗。

  在这轮电动汽车发展中我们能不能领先,能不能在零部件上有所作为,能不能保障本土汽车的竞争力,进而打造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零部件公司,目前还不明朗。

  但现在已经具备发展的基础条件:那就是中国有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能力、有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有这样强劲市场的需求拉动,要培育出强大的企业,关键看我们自身努力。我们在这一轮汽车动力技术革命中,如果能有一些更大作为的话,应该表现在零部件领域。

  100多年来,汽车企业的自制部分从最早的全能型企业开始,自制率一直在下降;从活塞、活塞环到轮胎、电子器件,甚至到发动机都是外购。一家整车企业在成本构成当中自制部分能占到30%就不算低,大量的靠从零部件公司买进。

  汽车行业不外乎两类公司:一类是品牌公司,他们站在市场竞争最前沿,不断更换车型、不断满足用户新需求、打造用户新体验。但真正改动的主要是车辆外观造型或者某一部分小性能;其核心部分,所谓平台,则必定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可能有大更新。汽车品牌公司在市场竞争当中起起伏伏,一般市场不会保持常态。

  另一类企业就是零部件企业。影响零部件企业市场销售的不是某个整车品牌的起落,而是汽车市场总量。如果汽车市场总量持续增长,一般来说零部件公司供货量也是增长、是稳定的。终端用户可能并不熟悉他们,或者大多数人并不了解他们,但他们是支撑汽车产业的支柱。

  所以在这一轮汽车动力变革当中,我期待中国零部件企业的崛起。这一轮零部件企业大多数是全新的,大家在起步阶段差距相对较小,所以我提出以下三点建议,希望我们自己的零部件企业既能扎实基础,又能前瞻引领;面向未来,长远统筹。

  一是我们的竞争视野是全球性的。

  我敢说,到2020年,电动汽车国家补贴政策退坡之日,就是跨国品牌发力之时。

  中国电动汽车销量占据全球第一,背后政府的大力支持起了很大作用。但是这个阶段正在转换,正在由政策驱动转向政策、市场双驱动。到2020年,政府直接补贴退坡,跨国公司很可能就会在中国开始发力,那个时候真正的竞争才开始。

  所以目前还有两三年时间,这是给中国企业“强身健体”的一个宝贵周期,我认为现阶段最重要的是抓紧时间培育核心竞争力。关键就是掌握技术,真正把核心技术搞上去,把产品质量、管理、产品品牌搞上去,为后续竞争创造条件。而不是现在有些企业一昧注重的增加产能、扩大产业规模;增加产能其实很简单,只要把资金投下去,在中国市场条件下一年半就能形成生产能力。但是技术、品牌提升绝非易事。我们的企业一定要珍惜这个宝贵时间“强身健体”,真正把核心竞争力打造出来,因为今后竞争即便在本土内也将是国际竞争,奠定一个好基础非常重要。

  二是新兴技术的前瞻引领性。

  关于电动车未来发展形势的判断,企业一定要有前瞻性,特别是面对电动车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这样才能部署自己的力量,才能有一个长远规划。

  斯坦福大学一名教授的研究结果认为,到2025年,从经济理性角度,燃油车将不再被生产。因为随着技术进步,2025年电动车的经济性将战胜燃油车,电动车的运行成本、燃料消耗成本只相当于燃油车的1/10,所以仅从经济角度,到2025年,电动车已经可以战胜燃油车,没人会再去选择燃油车。

  中国汽车产业占GDP 1/10,而且增量可能还在增加,占工业就业岗位约1/10,这么大一个产业,如果发生这样一个颠覆性变化,能源模式的变革将带来巨大改变,就业也将带来巨大变化,甚至对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将产生巨大影响。

  各行各业对这样一个巨变都应该引起足够重视。电动汽车百人会在研究这一发展形势的时候认为:就在去年,电动车发展有一个转折性变化;不仅中国对发展纯电动统一了认识,很多国家甚至把发展电动车进一步上升到国家战略,如挪威、丹麦,已经宣布到2025年新增车辆中将不再有燃油车;欧洲包括德国,有很多迎接这种变化的大布局;另外一些大型公司,包括一些汽车公司,也纷纷调整自己的战略,有的提出到2020年或者2025年,不再对燃油车的研发做新投入,这都是他们对发展形势的判断。因此,可以说汽车发展动力电动化已经没有悬念,接下来就是我们用什么样的政策、战略去迎接这样一个变化。

  三是具备更长远的眼光。

  电动车的价值不仅是节能环保,甚至也不仅是在经济上有更强竞争力,它还是一个很重要载体,就是它和未来的对接、和人类理想的对接。

  电动车下一步就是和分布式能源对接。特斯拉的做法,和里夫金《第三次工业革命》所描述的一致:就是从做电动车一直到搞光伏、分布式能源,然后把它们配合起来。

  当中国还有人质疑用燃煤的电站去搞电动车是不是节能、是不是环保时,这个质疑虽不乏道理,但是太短视了。如果就今天看确实可以质疑,但如果从未来分布式能源发展来看,这个问题并不存在。因为和分布式能源最佳对接的一个要素:就是汽车电动化或者移动工具电动化。

  更进一步,电动车和未来智能电网是最好的对接,电动车和未来智慧城市是最好的对接。电动车将会再次启动汽车的分享经济,通过无人驾驶,会使汽车的分享状态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所以,对未来更好对接的不是燃油车,是电动车。

  今天我们发展电动车当中遇到的痛点,还是续航里程、充电、安全等问题,这些问题还没有得到理想解决,现阶段大家把节能减排作为热点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对于中国汽车整车和零部件企业来说,绝不能过于短视,眼光必须看到与未来的对接解决我们今天的问题;或者是我们解决今天的问题,只不过是和未来对接向前跨进的第一步。

  和未来对接什么?就是接下来电动汽车的智能化、信息化、网联化。我们无论如何不能这样:当我们埋头苦干,把电动车作为公路上行驶的交通工具存在的性能问题解决之后,抬头一看我们又落后了;我们在埋头做今天的事情的同时,必须为我们的未来不断铺垫,包括无人驾驶,不是玩技术,它就代表着未来!

(责任编辑:魏美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