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又一个奥运周期来到,这次在巴西。很多奥运元素又浮现在我们面前。回想2008北京奥运会,我们想到新能源汽车——那曾经是北京奥运最值得书写的记忆之一,她诠释了什么叫“绿色奥运”。
2008年奥运会期间,一线城市北京和青岛两市先行先试,相继上马新能源公交车,内地城市株洲也不甘落后,推行全国首个纯电动公交车之城的战略。
这三个城市的这批电动公交车还好吗?根据奥运之后两年的媒体报道,“部分奥运示范新能源车闲置”,“大多数新能源车在完成3个多月的示范运营之后,或返回各生产企业做试验用车,或在公交部门停车场闲置,只有少数纯电动客车尚在公交线路上运营。”
而当初株洲启动运行的10台电动公交车,至今还在奔跑,从当初的“小鲜肉”到如今的“沉稳大叔”,一直坚守在最繁忙的线路。
提供这批车辆、缔造这个“不老神话”的就是中国中车株洲所时代电动。
“小鲜肉”成“大叔”,但更迷人了
株洲引进的这批车为串联式12米混合动力新能源公交,由中车时代电动研发制造,纯电启动,无级变速,各项性能一流。
虽然已成大叔,但是他们注意皮肤保养和边幅修缮,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惨不忍睹,却是越发地迷人了。
“这车确实好开,综合性能好,现在的节油效果比刚上线时更好了,在客流高峰期可容纳一两百人。”拥有16年驾龄的刘师傅说:“新车刚上线时,我们驾驶还不太熟练,经过一段时间熟悉和磨合后,动力更强劲,起步加速更快。”
“食量”不大,特爱干净
株洲市公交公司提供权威数据表明,该批车通勤率一直保持98%,较传统燃油车平均节油30%,每辆车一年行驶6万公里左右,累计节油47520升,减少碳排放356.4吨。10辆车8年运行下来,累计节省燃油成本240多万元,减少碳排放28512吨。
株洲公交常务副总袁迎春说:“早在2008年,公交公司就看好绿色交通的发展趋势。但是第一批新能源车上线我们还有点担心,毕竟是新技术新产品,但是这8年下来,发现确实节油,其车辆核心系统更是处于青壮年状态,再用些年估计也没有问题。”
八年减少碳排放39万吨
在2008年,株洲市就未雨绸缪率先发展新能源公交。结合国家“十城千辆”工程,通过实施“公交电动化三年行动计划”,株洲升级绿色交通打造全国首个“电动公交城”,成为全国各大城市竞相学习的典范。
8年时间,株洲市两个公交公司先后向中车时代电动购置新能源公交车917辆,其中混合动力车型达到797辆,纯电动客车120辆。
在大面积使用新能源公交车后,节能减排效果非常明显。综合917辆新能源公交车运行数据来看,单车较传统车平均节油11.88升/百公里,平均节油率达到36%,全年节油6536376升,减少碳排放49022吨,累计节约成本3300多万元。以八年运营为准,新能源公交车累计节油超过5千万升,为株洲市减少碳排放39万吨,节省运营成本2.6亿元。
“再也看不到公交车冒黑烟现象,乘坐很平稳、舒适,株洲的公交事业做得这么好,我们市民也非常骄傲。”市民一言胜千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