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Road Transport Academy
创新源动力,中通客车三项国家级科研成果顺利通过鉴定
来源:中国道路运输网 2016年12月21日10:25

  2016年12月20日,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组织并主持召开的“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项目、国家战略新兴产业项目成果鉴定会”在山东聊城中通客车成功举行,本次会议主要是对中通在新能源客车领域的三项国家级科技成果进行鉴定。


会议现场


  由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工程专家组组长王秉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秘书长张进华、中国工程院院士饶芳权、中国科学院院士闫楚良等11人组成的专家组,先是考察了中通新能源客车相关项目实验室,然后以会议答辩的形式,对三项科技成果进行了鉴定。中通客车总经理孙庆民、技术总监王钦普等参加了会议。最终,三项成果都顺利通过专家组鉴定,并上交工信部和项目专项办进行备案。


王秉刚被推荐为本次鉴定小组组长并主持会议


  据了解,此次通过鉴定的三项科技成果分别为:新能源客车先进动力平台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应用项目、新能源客车整车电控系统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应用项目、十万辆新能源客车远程监控与安全管理项目。该三项成果也是中通客车在“十二五”期间承担的两个国家级科研项目“战略新兴产业项目”与“创新工程项目”的重要支撑。

  “新能源客车先进动力平台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应用项目”是中通新能源客车的核心技术成果之一,主要包括机械式自动变速箱AMT及其控制系统、新能源客车专用锂离子电池系统、高效永磁同步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等关键系统的优化设计与系统集成,其可突破先进动力与车载能源系统一体化集成与控制技术,破解了大规模推广应用中产品可靠性、耐久性、安全性差的技术难题。可以说,该系统代表了我国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和纯电动客车整车控制系统的最高水平。在今年10月份,中通“新能源客车及其机电耦合驱动系统”还荣获了首届“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金奖。


中通客车总经理孙庆民参加了鉴定会


  随着新能源客车推广规模的扩大,电控系统在新能源客车安全、节能性、可靠性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新能源客车的“中枢神经”。中通“新能源客车整车电控系统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应用项目”正是其中的杰出代表。通过该项目开发的多能源管理系统,可依靠各类传感器、CAN总线、驱动模块等来准确“感受”驾驶员意图,控制车辆运行,并对电池、电机、发动机等系统关键零部件进行合理的能量分配、行车安全保护、故障处理等。

  目前,中通客车的新能源整车电控系统已成功应用于其插电式混合动力、纯电动及双源快充客车,运行数量超过20000台,总里程超过26亿公里,首次故障里程超过8000公里,并且未发生任何一起因动力系统、高压系统故障造成的车辆停运及安全事故。

  中通“十万辆新能源客车远程监控与安全管理项目”自2013年就开始实施,目前已形成十万台级别新能源客车远程监控与安全管理系统。其以新能源整车及关键零部件故障预警与安全监控为基本设计理念,对新能源客车整个运行过程进行全面监控。目前该系统已累计录入DBC数据库26类,录入各种车型60余批次,故障类型定义600余条,实现了电池、电机、电控等新能源关键数据信息的全方位监控和故障预警,本项目同时具备新能源车辆远程监控和安全管理的双重功能。


专家组成员认证听取成果汇报


  2016年1—11月份,中通客车累计销售新能源客车11241台,再创新高。目前,中通新能源客车的足迹已遍布全国各个省市,行业占比近20%,成为我国新能源客车推广的主力。这一切成绩取得的源动力,正是对此上等核心关键技术的掌握。

  三个科技成果的顺利通过鉴定,标志着中通客车在“十二五”期间承担的两个国家级科研项目“战略新兴产业项目”与“创新工程项目”的顺利结题,不仅进一步完善了中通客车在新能源客车领域的技术储备和科研实力,同时也为中通客车向四部委申请“十三五”的科研项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责任编辑:魏美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