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Road Transport Academy
[江西]上饶市构建路网平台 提高公路管理和服务水平
来源:中国道路运输网在线通讯员 韩红芳 2015年12月1日15:4

  上饶市公路管理局管养国道948.941公里,省道938.05公里。随着公路事业的不断发展,公路信息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上饶市路网运行监测与应急处置平台建设(以下简称路网平台),以交通运输部《路网管理与应急处置平台建设指导意见》为依据,经省发改委批准立项,该项目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建设和运营管理模式,项目预算总投资935万元,于2014年11月开工建设,现已建成15个外场固定监测点、14个移动监测点、6块固定可变情报板、4个视频监控监测点、1套超载动态检测终端以及1个市级路网管理中心和4个县级路网管理分中心。

  领导重视 落实责任

  上饶市公路局高度重视路网平台项目建设工作,市局局长彭良善在年初全市公路工作会上的讲话中,就把此项工作列为主要目标任务,也是“迎国检”必检项目之一,写进了与市政府签订的目标责任状。成立了《上饶市普通干线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平台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彭良善局长亲自担任,常务副组长由市局副局长祝国华担任,市局养护、路政、工程、计划、财务、信息中心等科室负责人为成员,项目办设在信息中心,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布置此项工作,制定了《项目管理大纲》、《“迎国检”实施方案》和《“迎国检”任务分工表》,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为工程顺利进行和“迎国检”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精心组织 强化管理

  路网平台项目19个外场监测点分布在8条国省道干线公路上,工期短、任务重、地域范围广,项目办按照“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效率推进” 的思路,精心组织,规范管理,多措并举,苦战一百天,打造了全省一流的普通干线路网运行监测与应急处置平台精品示范工程。在实施过程中,严把 “三关”:一是严把质量关。质量是工程项目的生命线,市局局长彭良善多次在会议上强调项目工程质量,并亲临施工现场督查指导工作,分管副局长祝国华经常同项目办技术人员到外场督促指导龙门架基础施工,对施工方现场技术交底。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对进场的施工材料、设备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方可使用。本项目还引进了建设过程第三方检测、门架立柱专项检测、交竣工第三方检测等措施,确保工程质量。二是严把安全关。安全生产是项目的重中之重,项目办每周至少召开一次安全例会,根据项目建设的特点,重点抓好临时用电、外场龙门架吊装和设备调试高空作业等安全防范工作。定期与不定期对外场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在施工现场,要求摆放安全警示标志、挂彩旗等措施,做到文明施工。春运期间,恰逢龙门架吊装施工,在各公路分局路政人员的大力配合下,确保了春运期间公路安全畅通,也确保了项目无安全责任事故。三是严把廉政关。成立了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将廉政建设工作贯穿于工程建设全过程,此项目进行了二次公开招标,确定中标单位,在与中标单位签订合同的同时,还签订了廉政合同。项目办经常组织管理人员学习廉政建设有关规定,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和廉政建设各项规定,增强了项目办人员遵纪守法和廉洁自律意识,从未向承包方有索、拿、卡、要现象,营造了清风正气的良好氛围。



  平台启动 发挥效应

  2015年2月13日,上饶市副市长朱寅健宣布上饶市公路路网运行监测与应急处置平台正式启用,对于上饶公路信息化建设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路网平台的建成,对于市路网管理中心全体职工来说是一次挑战,更是一次考验。中心针对技术人员、值守人员由集成商做好了技术业务培训,让员工在挑战和考验中提升技能。自路网平台启动仪式后,该中心每日坚持24小时值班制,每天按时向省项目办上报路网信息。春节、清明节等重大节假日 ,通过情报板发布路网信息,为群众出行提供服务。2015年4月22日,市局组织路政人员在320国道上饶至弋阳路段开展了一次保畅通应急处置演练,内容涵盖队列训练、路政巡查、路政清障等训练,此次演练是上饶公路首次把路政监控视频、车载移动视频等通讯平台相结合应用于普通公路的应急演练。通过此次演练,不断提高路政队伍应急救援和保通能力。

  今后,上饶市公路路网管理中心,将继续在省丶市公路管理局的领导下,立足新起点,谋划新发展,运用科技手段对上饶公路进行智慧管理,实现全市普通干线公路“可视、可测、可控” ,努力提高为市局公路规划丶养护丶路政与应急抢险综合服务能力,为上饶公路信息化科学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责任编辑:魏美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