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运输网 >> 公路物流 >> 物流动态 >> 正文
为建成长江上游商贸物流中心奠基
来源:中国道路运输网在线通讯员 杨潇 商宣 2013年1月22日8:55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扩大国内市场规模;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

    重庆市第四次党代会报告中更是明确了“打造长江上游商贸物流中心”的任务,要求优化消费环境,加快建设长江上游地区会展之都、购物之都、美食之都。

    2013年,是重庆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重庆市2013年的商贸流通工作,将在这一背景之下实现大跨越。

    从本期开始,重庆市商业委员会将陆续推出“打造长江上游商贸中心”系列专题报道,全方位展示重庆市商贸服务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宏伟历程。

    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必然是服务业发达、金融要素集聚、商贸物流兴盛的产业之城。

    继2012年重庆商贸流通取得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接近4000亿元的骄人成绩之后,近日,重庆市商业委员会提出了2013年全市商贸流通工作的总任务,“为建成长江上游商贸物流中心奠定坚实基础”,并拿出预期目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其中限额以上增长20%;商品销售总额增长18%,其中限额以上增长20%;餐饮住宿业营业额增长16%;会展业直接收入增长15%;商贸就业人数达380万人以上。

    如何保障该目标的顺利实现?市商委主任周克勤介绍,2013年,全市商贸工作将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兴渝”的总任务,以“一保二建三打造”为抓手,保障市场供应,建设完善城乡统筹的商贸网络体系、建立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长效机制,继续打造会展之都、购物之都、美食之都。

    保障市场供应 狠抓民生商贸

    “一方面,商源于市,市场供应都不能保证,商贸繁荣则无从谈起。另一方面,供应不足将导致供需失衡,物价波动,进而直接限制老百姓的购买能力,也会对商贸繁荣产生消极影响。”周克勤表示,保障市场供应,是促进地区商贸发展的前提所在,也是2013年重庆市商贸系统所要完成的最基本任务。

    据了解,2013年,重庆市商贸系统将在进一步完善保供网络体系,加强保供物资储备的区域性布局的基础上,增加重要商品储备数量,扩大猪肉等储备品种,做好粮油购销工作,加强市场运行预测预警分析,提升粮油质量检验检测能力,确保重要商品和生活必需品不断档脱销。

    “推进农超对接工作,扩大农超对接覆盖面,提高产销对接率,也是完善保供网络的重要途径。”周克勤介绍,重庆市商贸系统将在今年组织更多的促销展会活动,开拓农产品市外市场,同时继续做好农产品网上交易对接,力争成交额达10亿元以上。

    “此外,狠抓民生商贸,不仅有利于方便市民生活,还能让市民得到真正‘实惠’,并释放市民的消费潜力,进而让整个商贸显得更有活力。”周克勤认为。

    据了解,“民生商贸”方面,重庆市2013年将着力抓好公租房小区及农民新村商业网点配套、粮食主产乡镇农户科学储粮示范、农产品产地集配中心建设试点、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社区直销店建设、早餐示范工程、家政服务工程、生猪定点屠宰厂场整合改造提升、废旧商品回收体系建设、市级储备粮仓储设施改扩建等工作,以进一步利民惠民。

    建设商贸网络 建立长效机制

    “现在走几步路就可以取到钱,真是太方便了!”近日,重庆荣昌县仁义镇永灵村村民何远祖拿着一沓刚通过本村丰谷农资连锁店安置的“农商通”取到手的钞票,高兴地说。

    “现代意义上的商贸繁荣,并非单指几个商圈的繁荣,也不是局限于城市内的繁荣,扩大农村消费,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建设城乡统筹商贸网络,构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也是打造商贸物流中心的重点内容。”周克勤表示,2013年,重庆市将制定出台商贸强镇发展规划,积极培育一批商贸强镇和省际间边贸重镇,带动农村商贸发展。

    按照规划,2013年,重庆市商贸系统将进一步巩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成果,在搞好“农商通”信息机运用培训和宣传,提高信息机使用率的同时,建设改造龙头企业商品配送中心,实施龙头企业联合采购配送,提高农家店配送率。

    此外,重庆市还将积极推进区域性中心城市、菜篮子基地县农产品批发市场和两翼地区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特色专业市场)建设,加快完善四级农产品市场体系,同时加强冷链物流体系建设,逐步构建主城冷链物流集聚区、区域性中心城市冷链物流中心、区县冷链物流节点、大宗农产品生产基地集配中心四级冷链物流体系。

    “不仅要将商贸网络建立起来,还要让整个网络规范、合理地运营起来,这就需要执法监督作为保证。”周克勤强调,在拓宽商贸网络的同时,建立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长效机制也是2013年商贸系统的工作重点。

    2013年,重庆市将加强商贸诚信经营体系建设,加强药品流通行业管理、粮食收购资格审查、酒类流通备案等行业管理,探索建立商贸流通企业失信惩戒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商业综合执法队伍建设,建立区县商贸执法机构联动协作机制,塑造良好的执法队伍形象。

    务实商贸基础 助力“三都”建设

     “‘一保二建’为重庆市建设长江上游商贸物流中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三都’(会展之都、购物之都、美食之都)的打造,则是为长江上游商贸物流中心的建设安装了引擎。”周克勤表示,2013年,乃至未来5年,市商委将着力建设大商圈、培育大市场、发展大流通、实施大开放、搞活大企业,构建长江上游地区会展之都、购物之都、美食之都。

    在打造“会展之都”方面,市商委给出了2013年明确的目标:全年展出总面积达到470万平方米以上,会展产业直接收入60亿元以上,拉动消费480亿元以上。为此,重庆市将积极推动重庆西部国际会展城建设,并围绕重庆国际博览中心,加快建设完善配套设施,并指导区域性中心城市和重庆南川、重庆大足、重庆秀山等区县加快会展场馆建设。

    同时,重庆市将致力于培育本地会展品牌,培育2-3个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知名展会,办好市商委牵头主(承)办的休博会、迎春展、汽车消费节、四季购物节、火锅节等重点展会,老博会、汽车用品展等10个成长型展会以及老字号博览会、家居博览会等20个特色展会,积极引进全国制药机械展、全国汽车配件交易会等大型展会在重庆举办或落户。

    在打造“购物之都”方面,2013年,重庆市将按照商贸功能区的布局,在积极推进主城、区县核心商圈、乡镇微型商圈和社区便民商圈建设的同时,着力推进中央商务区示范创建工作,规划建设中央活动区和一批集多功能、多业态于一体的城市商业综合体,力争在年末打造8个以上的百亿商圈。

    同时,积极推动中国品牌进超市,大力引进国际知名品牌,逐步提升城市消费品位。加强市场集群建设,推进专业市场向集群化、园区化发展。在2013年内,推动双福西部农贸城一期工程全面完工,朝天门国际商贸城一期工程建成50万平方米以上。力争年末百亿市场达17个以上,并培育市级商业特色街45条以上。

    在打造“美食之都”方面,重庆市将加快推进九龙滨江、重庆铜梁淮远古韵、重庆武隆芙蓉西路美食街、重庆合川世纪金马美食城等项目建设,使市级以上美食街(城)累计达到40条,并启动火锅博物馆、渝菜博物馆规划建设。

    此外,在加大品牌餐饮住宿企业引进、培育力度,开展农家乐休闲旅游示范镇(村)创建培育工作的同时,发展大众化餐饮,积极培育经济型连锁酒店,增强餐饮住宿业的便利化功能,力争在年底培育国家级酒家20家、星级农家乐30家。

    发展现代流通 增强商贸活力

    “电子商务作为蓬勃发展的新型业态,是未来商贸流通发展的趋势。”周克勤介绍,在发展电子商务方面,2013年,重庆市要重点抓好建设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培育电子商务主体、拓展电子商务应用领域、营造发展环境四件大事。

    据悉,今年重庆市将积极引导电子商务企业集聚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区县规划建设能够引进优秀电子商务企业、孵化中小网商的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或产业园区,及时建立起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动态管理机制。

    此外,重庆市还将积极引导市内传统商贸企业,特别是餐饮、零售、住宿、休闲、社区服务业等企业发展网络销售。在支持电子商务企业开拓餐饮娱乐、社区配送、家政服务等领域业务的同时,支持传统零售企业拓展网上销售渠道,扩大全市电子商务应用的覆盖面和深度。

    要增强商贸活力,除了扩宽流通渠道外,大力培育市场主体显得尤为重要。

    2013年,重庆市将把限上商贸企业培育作为市场主体培育的重中之重,并着重培育重点企业,鼓励和支持批发零售、餐饮住宿等领域的商贸企业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发展壮大,逐步形成大型企业集团,争取年末实现100亿级企业9家、50亿级企业8家。此外,还将花大力气培育商贸微型企业。

    “扩大开放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周克勤介绍,在扩大商贸领域的对外开放上,今年重庆市将抓好招商平台建设、对外推广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方面,建设“中欧商贸城”,搞好重庆两江新区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提升重庆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在组织主城商圈吸引外来消费的同时,引导市内商贸企业“走出去”发展,推动餐饮、医药、零售、家政等连锁企业实现全国范围内的跨区域经营,设立市外、境外分销机构。

(值班编辑:吕海凤)
最新通讯员新闻
信息检索
关键字
类  型
新闻阅读排行
本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更多>>运输刊物订阅
更多>>精品车辆
新闻回顾
更多>>专题新闻
更多>>通讯员列表
更多>>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