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运输网 >> 道路客运 >> 公交资讯 >> 正文
政协委员提出城市规划要重视公共交通的引导
来源:中国交通报 2012年3月8日9:8

    “国内外城市交通发展实践表明,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应坚持疏堵结合、综合治理,要打组合拳,而不能单打直拳。其中,注重城市的科学规划和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缓解交通拥堵的根本性措施和最有效的手段。”3月5日,全国政协委员、原交通部副部长、中国公路学会理事长胡希捷接受本报特派记者采访时畅谈他对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思路。

    胡希捷认为,当前的重点应该从城市规划、公交优先、需求管理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加以解决。一是加快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目前,我国大城市公交出行分担率平均只有20%左右。要加快制定完善城市公交在设施建设、资金投入、路权优先、用地保障、税费扶持等方面的支持政策,提高城市公交的吸引力。二是要加强城市交通相关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城市规划要严格控制城市中心区的无序蔓延,加快新城建设,倡导混合用地模式,形成就业、居住等功能基本平衡,配套设施完善的城市功能布局。同时,城市规划中要高度重视城市公共交通的引导作用,推进建立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提高城市公共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引领作用。三是科学实施交通需求管理,更多地运用经济手段,配合必要的法规和行政手段,有效调控、合理引导个体机动化交通需求。四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大城市应加快推进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城市智能交通指挥中心、公共交通运营调度系统等建设。

    高效合理的路网结构是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运行效率的基础保障。而我国城市路网建设相对滞后,路网密度偏低,总量不足。例如,北京市区四环以内的道路面积率只有12%,北京市按照规划最多也只能达到18%至20%,而一般发达国家城市的道路面积率在30%以上。另外,我国城市两条主干道之间距离大多在500米以上,支路网相对不足,“断头路”较多,影响了道路网络的循环畅通。

    胡希捷建议,进一步加大城市道路网络的优化调整和系统建设力度;加强城市路网的规划和调整,科学编制路网规划,完善城市重大建设项目配套交通保障措施。“其中,推广实施交通影响评价制度很重要。”胡希捷指出,在城市重大项目建设过程中应提前考虑项目建设对周边路网交通运行的影响的范围和程度,进而在保持一定服务水平的条件下提出缓解对策或修改方案,从源头上避免交通需求与交通设施脱节的问题,以减少项目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

(值班编辑:梁赟)
最新通讯员新闻
信息检索
关键字
类  型
新闻阅读排行
本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更多>>运输刊物订阅
更多>>精品车辆
新闻回顾
更多>>专题新闻
更多>>通讯员列表
更多>>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