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运输网 >> 运输管理 >> 运管动态 >> 正文
[江苏]踏平坎坷成大道 甘洒热血筑坦途
来源:中国道路运输网在线通讯员 孙婷 贺建东 2012年10月26日17:11

    从当初选择公路作为一种职业,到把建设好公路作为终身的事业,灌南公路站副站长郑明星的公路情怀已经走过20个春秋冬夏,他以坚定的信念,演绎着“站着是座路碑,倒下是条坦途”的公路灵魂,历练着自己,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与热血。

    “没有瑕疵,不代表是精品”。郑明星在工程实践中经常这样要求自己。235省道大修,作为工程项目负责人的郑明星从项目的筹划到实施,都力求完美。沂南河桥改建是整个工程的一个重要项目之一。在进行灌注桩进行例行检查时,郑明星发现技术人员在校勘时的同时在进行接打电话,随后就拿给负责人签字确认,郑明星看到记录的数据心生怀疑,自己进行了校对,发现护筒上口偏位3厘米。尽管3厘米在允许的误差额度内,他还责令施工人员立即纠偏,严肃指出:不出瑕疵,不代表是精品,我们每做一项工程追求的是一流质量,就应该从杜绝细小差错抓起。

    公路施工,以人为本。236省道改建工程通过孟兴庄镇街心,在进行路基处理时,考虑施工和安全,将街两端用机械堵严,可刚堵不到两小时,就有商铺的从业人员,跑到项目部叫爷骂娘。一方面是工期,一方面是过往行人。郑明星召集相关人员进行了协调,以最快的速度在施工路段的外侧修建了便道,有效解决行人与施工间的矛盾,为保证工程质量奠定了重要基础。

    郑明星爱公路,高于爱自己。2012年4月的一天晚上,在灌中道路改建工地上忙碌了一天的郑明星回到家中,忽然感到一阵不适,接着就口吐鲜血,怎么也止不住,幸好他的妻子出差回来,赶紧呼叫救护车送到医院抢救,医生说,如果来迟了,生命就有危险了。原来,郑明星得的是过敏性紫癜,症状为内外出血,供血循环受阻,病因和诱发因素跟疲劳失水和工作环境有很大关系。当他醒来时,他关心的是路,和同事们说的第一句话是:工程质量和进度一定要保证。他在医院仅住了7天,还没有度过危险期就又跑到工地上去了。

    今年灌南的公路大中修工程特别多,为了工作,郑明星顾不上自己的妻子,也顾不上自己的孩子。他的独子一个人在淮安就读,但他从没有抽时间去看望一下,只是在今年参加中考的时候,打电话给孩子问候一声。每个周末,其他学生的家长都去学校送些吃的穿的,他都让妻子一个人去。孩子暑假回来的时候,都认不出爸爸的模样了。

    8月22日,正是最为炎热的时候,326省道灌南段大修工程如火如荼,正在进行冷再生新工艺施工,负责这个项目的郑明星,在工地上连续工作21天没回家,看上去就觉得很疲惫的样子,他仍然跟随在隆隆的机器旁,到11点40分忽然晕倒在公路边,施工人员看到这种情形以为他是中暑了,把他扶到阴凉处,可十几分钟过去了还没见他苏醒过来,急忙向120求助,当他被送到医院抢救时,医生报怨说你们家人怎么能不负责任到这种地步呢,幸好病人的体质还好,要是再晚来20分钟,生命就有可能走到终点了。妻子心疼地求他安心养病,站领导强迫他休假,他都不理会,仅仅过了两天就回到了工地上。按他自己的话,筑路工人离开工地吃饭都没有滋味。

    郑明星每天在326省道大修工地上步行察看施工情况,现场进行指挥调度,亲自带人进行质量检测,整天没有休息的时候。据不完全统计,从开工到现在,他步行里程达到了2000多公里,磨坏了3双鞋。有一天他在工地指挥技术人员施工的时候,一辆客车从旁边经过,撞到了他的身上,他的腿和腰都受了伤,但他从医院治疗出来后,直接就奔向了工地,忍着疼痛坚持工作,还笑着对同事们说,要学习抗日英雄,轻伤不下火线。在他的带领下,全体施工人员加班加点,精心施工,工程进展比原计划又好又快,预计能提前一个月全部竣工,多次受到来工地检查的省市县主管部门的表扬。

(值班编辑:吕海凤)
最新通讯员新闻
信息检索
关键字
类  型
新闻阅读排行
本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更多>>运输刊物订阅
更多>>精品车辆
新闻回顾
更多>>专题新闻
更多>>通讯员列表
更多>>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