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日前召开的青海省农村公路工作会议上了解到,自从2004年青海省开始实施村道硬化以来,已有半数以上的建制村通了水泥路,受益群众超过200万人。
2004年,青海启动了大规模的农村公路建设工程,并计划于“十五”末实现西宁和海东地区乡乡通沥青路、川水地区和有条件的部分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的目标。由于建设资金严重不足,青海省交通厅以每公里6万元至8万元的低标准补助,在条件相对较好的河湟谷地和距干线公路较近的村庄试点实施村道硬化工程,得到广大农牧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几年来,村道硬化工程在农村牧区逐渐铺开,农牧民群众主动拆迁,义务投工投劳,全力支持村道建设。据不完全统计,“十五”期间农村公路建设中农牧民群众义务投工投劳累计达到2000万个工日,出动机械500万辆次,折合投资达6亿元。各级地方政府加强领导、主动协调,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加大支持力度,对加快村道硬化实施起到极大推动作用。2008年,青海省继续加快实施村道硬化工程,全年安排村道硬化项目6351公里,新建便民桥梁510座。截至去年年底,实施村道硬化的建制村达到2225个,占全省建制村总数的53.3%,较2007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受益人口超过200万人,循化、平安两县率先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
村道硬化的实施改善了农村道路交通条件,也带来了农牧民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促进了产业化结构调整步伐和农牧民群众脱贫致富。各地依托良好的交通条件发展特色农业和产业,建立了大棚蔬菜生产基地、水果生产基地、畜牧养殖基地和畜牧产品加工基地。在各城镇周边地区,“农家乐”、“茶园经济”等迅速发展,并成为群众增收的新途径。新农村建设随之加快,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公交车通到家门口,网络宽带、移动通信、有线电视等进入了寻常百姓家,给农牧区带来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变化。
据了解,2009年青海省交通厅还将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实施村道硬化项目203个,修建水泥路2500多公里,力争让更多的农牧民群众早日走上水泥路。
3-13·[河南]明确政策 建立公路建设融资新平台 3-13·[湖南]长沙春运客运连续5年零死亡 3-13·[北京]第26个“排队日”地铁引导员邀乘客排队 3-12·[辽宁]沈阳出租车有了电子“身份证” 3-12·[江苏]推进乡通村“断头路”建设 3-12·[河南]中国银行二百二十多亿元支持河南高速公路建设 3-12·[贵州]抓住机遇推进高速公路加密成网 3-12·甘南藏族自治州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000多公里 3-12·[山东]沂水农村公路让昔日土货生“金” 3-12·[新疆]玛依塔斯风雪区公路除雪忙 3-12·[江苏]盐城多建3500座农桥解决公路难题 3-10·[安徽]年底实现全省高速公路路况实时发布 3-9·[浙江]衢州今年重头戏 全力打造“五型公路” 3-9·[浙江]金华推进交通公共服务均等化 3-9·[吉林]广开新农村发展门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