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运输网 >> 运输管理 >> 运管动态 >> 正文
[湖北]神农架林区改革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
来源:中国道路运输网在线通讯员 湖北省神农架林区 董定权 袁莉 2008年7月22日11:23

    湖北省神农架林区为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长效机制,近日出台《神农架林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以此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全面提升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水平和通行能力,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体措施是: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

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以乡(镇)为主,村级配合”的原则,理顺体制,落实责任。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贯彻执行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政策法规,筹集和落实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监督全乡的管理养护工作,检查养护质量,指导、协调村道的日常养护工作。村民委员会具体做好村道的日常养护工作。景区、林业、保护区范围内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由所在的管理部门负责;矿山公路等由所在乡(镇)负责管理,矿山企业筹资并养护。交通主管部门负责全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行业管理工作,其所属的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具体负责贯彻落实国家、省、区有关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政策法规,制定农村公路养护技术规范,编制全区农村公路养护发展规划,统筹安排农村公路养护工程管理资金计划,监督、检查、考核农村公路养护规划(计划)执行、资金使用及养护质量,推进农村公路养护技术进步,指导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指导村道的日常管理养护工作;负责编制农村公路养护建议性计划并按照批准的计划组织实施,组织和指导养护工程的招投标以及通过其它竞争方式确定养护工程承包人的工作,对养护质量进行检查验收。林区发展改革、财政部门要密切配合,积极做好涉及本部门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工作。

    二、建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长效机制

    农村公路养护实行专业养护与群众养护、常年养护与季节性养护相结合的方式,并逐步实行以专业养护为主,积极推进养护市场化,实现“以钱养事”。一是乡道、村道的日常养护由沿线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采取群众自治性养护组织或者其他养护组织形式进行,由群众自治性养护组织或者其他养护组织决定养护单位或个人。也可以采取个人(农户)分段承包等方式进行养护。二是乡道养护工程由交通主管部门所属的农村公路管理办公室通过竞争的方式择优选择具有相应养护资质的专业养护单位负责施工,并与之签订养护工程合同。村道的养护工程由沿线乡(镇)人民政府在交通主管部门的指导下,通过竞争的方式择优选择具有相应养护资质的专业养护单位负责施工,并与之签订养护工程合同。三是鼓励各乡镇在林区交通主管部门指导下,成立农村公路养护协会(理事会)或成立农村公路建养公司,履行养护工程项目法人职责,负责养护工程的实施和日常养护的组织。四是逐步推行农村公路养护工程招标投标制度,择优选择养护作业单位。五是各乡镇人民政府要结合本地农村公路的实际制定应急预案,保障农村公路在发生水毁、交通事故和交通拥堵等重大事件时,做到反应快速、组织得力、抢修及时、救援有效,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三、建立稳定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渠道

    农村公路养护建立以政府投资为主、农村村组为辅,鼓励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筹集机制,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提供稳定的资金保障。一是我区从2008年开始用于农村公路养护工程的资金水平不低于以下标准:乡道每年每公里3500元,村道每年每公里1000元。二是根据农村公路日常管理养护的实际需要,林区人民政府筹集和安排专项资金,并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在财政设立专户,按照乡道每年每公里3500元、村道每年每公里1000元的标准,安排日常养护管理资金。三是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可以通过公路沿线受益单位、社会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捐款,村民委员会采取“一事一议”筹资筹劳(限用于村道)等方式筹集。四是建立安全畅通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拨付渠道,严格根据农村公路养护计划和预算拨付资金,保证养护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四、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养护评价体系

    交通主管部门及其农村公路管理机构要加强对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技术指导,明确技术标准,落实养护目标,促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一是建立农村公路养护评价标准体系。二是建立农村公路养护检查、考核制度。三是建立全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数据库。

(值班编辑:兰霞)
最新通讯员新闻
信息检索
关键字
类  型
新闻阅读排行
本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更多>>运输刊物订阅
更多>>精品车辆
新闻回顾
更多>>专题新闻
更多>>通讯员列表
更多>>合作单位